【歷史探秘】地震後的海嘯與地層陷落 謎一樣的「康熙台北湖」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人們平靜的生活,有時會被偶發的天災所影響,甚至造成過度的恐慌。12月10日晚間21時左右,台灣東部海域發生地震深度76.8公里、黎克特制6.7級的強震,不僅全台有感,就連海峽對岸的福建福州、廈門、泉州等地皆感受到「地牛翻身」的明顯震感。
台灣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指出,1909年台北曾發生規模7.3強震(震央在今新北市中和),再上一次是1815年的地震,震央在新北、宜蘭交界的石碇,推測「未來震度超過5的『百年一遇』大地震有可能發生」,引發網民的各種揣測與議論。

為此,台灣「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駁斥李錫堤的說法,稱由於地震的周期範圍太廣,有時長達一、二百年,有時也可能提早,但目前科學上仍無法預測地震的發生;再者,台灣的地震科學觀測史始於1897年,至今才一百多年而已,用久遠的歷史文獻來推斷未來地震發生,缺乏科學根據,學者的言論只能作為參考。儘管難以用過去震災來預測未來的地震,不過與地震相關的史料卻能予今人一些啟示。

繪於1855年的《鹿島要石真圖》,下方為鹿島明神持劍鎮壓大鮎魚。(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古人所遭遇的地震

在不同的文化圈裏,缺乏現代科學知識的古人,對於地震也有不同的形容與想象。古代日本人將地震的原因歸於在生活在地底的鮎魚,只要鮎魚醒來就會地動山搖,所以在茨城縣鹿島神宮裏埋下「要石」壓住鮎魚的頭尾,牠就會被永遠鎮壓。據說江戶幕府初期的水戶藩藩主德川光圀(1628—1701年,人稱水戶黃門)派人挖了七天七夜,都沒法把這塊「要石」挖出。

在台灣漢人的民間故事裏,認為人居於「地牛」的背上,只要「地牛」打盹翻身,就會引發地震。而在台灣原住民阿美族的神話故事裏卻描述:

距離此地遙遠之處有一個部落。昔時大地震動,宛如天崩地裂,山嶽傾頹,烏雲蔽天,日月無光,土地龜裂,噴出泥土,生物全都滅絕。震動日益激烈,噴湧而出的泥漿變成滔滔濁水,席捲地上所有物品。當陸地變成一片泥海時,一對聰明的兄妹,費盡千辛萬苦到山上避難,造了獨木舟,乘其漂流。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番族慣習調查報吿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

這對逃難的兄妹後來結成了夫婦,生下十餘個子女,不僅交代了阿美族人的起源,還反映了原住民面對台灣這個地震頻繁的島嶼,在部族生死存亡之際所時採取的行動。

文獻中描繪的地震景象

除了傳說,不少文字也記錄了台灣發生地震的情況。《台灣民間傳奇》說到,清康熙五十年(1711),台灣府台灣縣(今台南市南部、高雄市北部)鄉下有位翁姓富農,平常樂善好施,是遠近馳名的大善人。九月初十(10月21日),翁姓富農高價買下了頭雙眼無神且濕潤的牛,將牛帶回家後,當晚牛躁動不安,好像發瘋似的連續咆嘯,將翁家人全部吵醒,突然,整個地面開始劇烈晃動,後四周房舍瞬間成為斷垣殘壁,翁姓富農於是感歎,原來牛突然瘋癲是要救全家的性命。此事見於《台灣縣誌》九月十一日寅時的記載中。

在地震的同時,海島也通常伴隨着海嘯發生,並造成嚴重災害。清同治六年十一月廿三日(1867年12月18日)上午10時,台灣北部發生地震,同時引發海嘯,造成數百人死亡,也是迄今在台灣唯一確認引起嚴重災害的海嘯事件。《淡水廳志》有載:「夏四月,艋舺街火。冬十一月,地大震,月之廿三日,雞籠頭(今基隆市)、金包裏(今新北市金山區)沿海山傾地裂,海水暴漲,屋宇傾壞,溺數百人」,《苗栗縣誌﹒祥異考》亦云:「(同治六年)冬十一月,地大震」。伊能嘉矩所著《大日本地名辭書續編》(1909年出版)也在「台灣.台北.士林街」條目稱:「同治六年之地震,(肆店)過半遭崩壞,邇來頹衰,已失其舊觀」。在礦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1913年整理的口述歷史中,磺港與水尾港的海嘯津波據稱目測可達二丈高(約6公尺)。與此同時,在上海租界裏也感受到這次基隆地震的威力,上海《字林西報》也稱:「昨日(指1867年12月18日),租界里許多人感到一次地震」。

1930年代,西班牙傳教士José Maria Álvarez在《Formosa:Geográfica e Históricamente Considerada》一書中,亦有對此次基隆地震的記錄:

1867年12月18日,北部地震更烈,災害亦更大,基隆城全被破壞,港水以已退落淨盡,船隻被擱於沙灘上;不久,水又復回,來勢猛烈,船被衝出,魚亦隨之而去。沙灘上一切被沖走。原本建築良好之屋宇,亦被沖壞,土地被沙淹沒,金包裏地中出聲。水向上冒,高達四十尺;一部分土地沈入海中。基隆港內,有若干尺面積地方,其下落已較原來為深。此係據若干歐洲商人證實報吿。
《山川總圖》為成書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諸羅縣誌》的附圖,描繪了台灣西半部的山川地理形勢。圖為《山川總圖》的台灣北部,在圖中台北部分有寬闊的水域,故被認為是「康熙台北湖」的證據。(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地震地層陷落形成「康熙台北湖」?

在台北盆地的開發史中,始終流傳曾經存在「康熙台北湖」的說法。據稱在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月,台北盆地發生大地震,造成極大範圍的地層嚴重下陷,便逐漸形成一個極為寬廣的內湖。福建福州府知府幕僚郁永河在《裨海記游》(1698年寫成)轉述淡水社社長、通事張大的描述:

張大雲:『此地高山四繞,周廣百餘里,中為平原,唯一溪流水,麻少翁等三社,緣溪而居。甲戌(康熙三十三年)四月,地動不休,番人恐怖,相率徙去,俄陷為巨浸,距今不三年耳。』指淺處猶有竹樹梢出水面,三社舊址可識,滄桑之變,信有之乎?

對於這個「湖」,郁永河還說:「餘與顧君暨僕役平頭共乘海舶,由淡水港入。前望兩山夾峙處,曰甘答門(今關渡),水道甚隘,入門,水忽廣,漶為大湖,渺無涯涘」。此外,康熙五十六年(1717)《諸羅縣誌山川總圖》裏,可見台北盆地有個與海相連的湖泊;雍正年間繪製的《雍正台灣輿圖》,台北盆地更完全浸在水中,這些古地圖都被認為是「康熙台北湖」存在過的確切證據。

大台北古地圖,原名《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荷蘭語:Kaartje van Tamsuy en omleggende dorpen, zoo mede het eilandje Kelang),為1654年由荷蘭人所繪製的大台北地區的地圖。(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但奇怪的是,這麼大的地震按理來說台灣北部都會有感,然而同時期的淡水、南崁、竹塹(今新竹)等地,完全沒有相應的災情紀錄或傳聞,顯示郁永河的記載只是孤證。再者,依據荷蘭人於1654年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以及1699年至1704年繪製的《康熙台灣輿圖》,兩者根本沒繪有「台北湖」。如果1694年的大地震真造就了廣袤的「康熙台北湖」,以當時的工程技術與人力來說,在短短五至十年內根本沒有條件將該「湖」完全填平。台灣健行科大副教授鄭世楠指出,翻看文獻,郁永河北上台北的前兩周,曾被大雨困在牛罵頭(今台中清水),有可能正值梅雨鋒面或颱風侵襲,使台北盆地內的積水不退,才讓郁永河看見了「台北湖」。

綜觀歷史,無論是地震後的海嘯或嚴重地層下陷,在人類至今科技仍無法預測地震發生的此刻,除了持續對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避免過度開墾使天災變成人禍之外,對災害的應變準備與逃生演練,才是民眾日常更該積極關心、實踐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