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人內遷伊洛」 千年陸渾戎王墓揭「華夷融合」秘密

撰文:塗柏鏗
出版:更新:

2021年4月,中國文物報社與中國考古協會聯合評選2020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河南省洛陽市伊川縣徐陽村墓地成功入列。該墓地於2013年出土200餘座春秋時期的墓地後,迄今已共挖掘出500座以上墓葬,2020年11月更發現標號M15的陸渾戎王墓,證實了古籍中「戎人內遷伊洛」的記載,也替先秦華夷之間的交流與和戰提供了具體事證。

儘管春秋時代各國開始「內諸夏而外夷狄」,但中原地區仍舊存在許多半遊牧半農耕的戎狄,如居住於伊水與洛水間的伊洛之戎,還有建立中山國的白狄,以及徐陽墓地的墓主、原居於甘肅一帶的陸渾戎。這些戎狄在與諸夏的交流或戰爭中逐漸遭文化同化,因此雖然已不復存在,卻是中原諸國型塑華夏共同體的養料,非常值得重視。例如徐陽墓地中,既有代表遊牧民族傳統的牛羊頭蹄殉牲,也有銅製編鐘、編罄等來自中原文化的禮器,顯示陸渾戎在保有自身風俗的同時也在慢慢學習中原禮制。

河南信陽陸渾戎墓地出土的編鐘,代表中原禮制文化在戎狄社會的滲透。(文博山西)

學者推測,陸渾戎應是在公元前638年於秦國與晉國的壓力下被迫東遷:「秋,秦、晉遷陸渾之戎於伊川」,並藉此威逼周王室。其中的允姓部族被稱為「允姓之戎」或「小戎」,與晉國公室曾有聯姻關係,注解《左傳》的西晉學者杜預就推定晉文公之母「小戎子」就來自陸渾戎。而聯姻也給晉國與陸渾戎帶來了軍事同盟,讓晉國得以利用這支夷狄部隊追求霸業。

例如公元前627年的秦晉「崤之戰」,陸渾戎首領戎子駒支,就細數當時陸渾戎的戰功:「晉御其上,戎亢其下,秦師不復,我諸戎實然。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戎何以不免?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崤志也」,説明晉國的多次征伐都少不了陸渾戎的助力,以此抗議晉國怎過河拆橋、而今想抓捕戎子駒支。

還有公元前606年楚國「問鼎」中原時,楚國大軍浩浩蕩蕩地「伐陸渾之戎,遂至於雒(今河南省洛陽市),觀兵於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顯見陸渾戎的活動區域正是控扼楚國北上的要道。不過,也因為陸渾戎的位置過於重要,因此晉國在公元前525年正式出兵,以「數之以其貳於楚也」的藉口消滅陸渾戎,導致陸渾戎首領逃亡楚國,餘眾則流離到鄰近的甘國,最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標號M6的河南信陽陸渾戎墓地,曾於2016年因保護的緣故而整體搬遷至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的實驗室,此為該墓的車馬坑。(洛陽晚報)

由於陸渾戎湮沒多年,而今墓葬的出土,正可讓學者推敲陸渾戎的活動形跡和文化風貌。譬如信陽墓地的車馬坑,形制就與東周諸國不同。洛陽王城車馬坑中的馬匹遺骸是兩兩相背,陸渾戎墓地車馬坑的馬骨,卻是頭東尾西、背北面南的側躺狀,且從南至北的一具具疊壓。且前述的牛羊頭蹄,是先秦西北戎狄的殉葬風俗,具有同樣葬俗的信陽墓地在中原地區屬首次發現,這明確代表陸渾戎的遷徙之路。此外,信陽墓地出土的單耳罐陶器與螺旋形金耳環和鎏金銅質掛件,亦都是戎狄的典型用具與裝飾。

自從管仲協助齊桓公揭起「尊王攘夷」的稱霸大旗後,居住於中原與北疆的戎狄,與諸夏的衝突和交流速度便急劇加快。儘管史籍記錄了多次華夷間的戰事,但從陸渾戎墓葬的文化融合現象,以及諸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事蹟,可知雙方仍有互相借鑑取法的美事。再説古人云「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狄進於中國則中國之」,顯明只要採用中國文化便不會再被視為外族,也因此中國的文化與地理區域才會在吸納外來族羣的基礎上不斷擴大,而這正是中國之所以海納百川且維持生命力的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