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製佳餚端入尋常百姓桌 「東坡肉」走過500年演變史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作為中國著名菜餚之一的「東坡肉」,向來是不少饕客的最愛,傳説該菜由北宋大文豪蘇軾所發明,除了酒肉一同燒製產生令人難忘的獨特風味,同時也體現蘇東坡任杭州太守時體恤民力、愛民如子的風範。
然而,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是,不僅「東坡肉」和蘇東坡本人基本無關,其發明的時間在明朝中葉以後,更是知識份子交際場合必不可少的美味佳餚或贈禮。
當地時間4月14日下午,台灣輔仁大學歷史系邀請台灣「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巫仁恕主講「飲食習慣的流轉與變化:以東亞文化中的東坡肉為例」講題,講述「東坡肉」發明與流傳的來龍去脈。

作為中國著名佳餚的東坡肉,傳説為北宋大文豪蘇軾所發明,但經台灣學者巫仁恕考據,應是源自明清士人推崇蘇東坡的家宴—「壽蘇會」。(多維新聞)

巫仁恕指出,過去十幾年來,環境與生態史家認為食物是人類想要主宰生活環境的例證,「東坡肉」體現的是中國人豢養豬隻的歷史;社會史學家認為飲食代表階級的劃分,「東坡肉」則反映了明清時期上層社會的飲食習慣;文化史家則以族羣認同的角度切入,「東坡肉」映照出中國士大夫階層這個特定羣體的界定與自我認同;經濟史家則認為,食物是生產和交易的商品,「東坡肉」正好代表菜館商業化的歷史演變;人類學家則認為,若從跨境飲食文化的全球化角度來看,「東坡肉」傳播至日本與東亞各地也是個很好的範例。

「東坡肉」是蘇東坡發明的嗎?

巫仁恕表示,蘇軾(1037—1101年)喜食豬肉的形象,雖然在宋代已廣為人知,但遍查宋代關於蘇軾烹煮豬肉的文獻記載,僅僅只有收錄於《東坡續集》的《豬肉頌》一文:

淨洗鐺,少着水,柴頭灶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巫仁恕分析,從《豬肉頌》可得知,至少在蘇軾生存年代的黃州(今湖北省黃岡市黃州區),豬隻繁殖很多、物美價廉,為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至於為何「貴者不肯吃」?他表示,這也許和北宋上層社會深受遊牧民族文化影響,認為羊肉是尊貴的食材,且「東坡肉」肥瘦相兼,窮人喜食的原因在於肥肉多代表能攝取的能量大,符合勞動階層的生理需求。只是,當時蘇東坡可能僅僅只是發明了一種烹煮豬肉的方式,而非發明出「東坡肉」這道菜,所以宋人並未以「東坡肉」來命名,直到蘇軾逝世約500年後的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年),才出現了對「東坡肉」的記載。

明朝才出現的「東坡肉」

巫仁恕指出,明代中葉後社會上出現以人名來命名事物—「物帶人號」的風氣。據明代文人沈德符(1578—1642年)於萬曆三十四年(1606)寫成《萬曆野獲編》的記載:

古來用物,至今猶系其人者,……其流傳後世者,無如蘇子瞻、秦會之二人為着,如胡牀之有靠背者,名東坡椅;肉之大胾不割者,名東坡肉;幘之四面墊角者,名東坡巾。

然而,雖然當時已出現「東坡椅」、「東坡肉」、「東坡巾」等器物,但明末清初的知識份子對此感到不屑,特別是認為食「東坡肉」相當於吃蘇軾之肉,極為不雅。李漁(1611—1680年)感嘆「噫!東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實千古饞人之腹哉,甚矣,名士不可為」;王夫之(1619—1692年)更痛批:「乃至裁巾割肉,東坡巾、東坡肉,爭庖人縫人之長,辱人賤行之,至此極乎」,認為「東坡肉」、「東坡巾」是與工匠、廚師爭長,對此不以為然。

儘管部分文人不贊同「東坡肉」這種「物帶人號」的食品,但身為「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趙翼(1727—1814年)卻將「東坡肉」與當時流行的「眉公餅」、「蕭美人點心」相提並論;記載重慶府忠州直隸州(今重慶市忠縣)的官修地方誌,在形容當地特產「蜜餅」(香山餅)時,也認為足可與「東坡肉」鼎足齊名。到了民國年間,1935年出版的《重修鎮原縣誌》(今甘肅慶陽鎮原縣)還將「李鴻章雜碎」、「諸葛菜」(煮蘿蔔)與「東坡肉」並列為中國最著名的三大菜餚

對蘇東坡的崇拜

巫仁恕表示,明代文人積極出版蘇軾的文集、詩集、全集或選集,數量空前,這是由於蘇軾所撰策論文章被當作準備科舉考試的學習範文,助長了蘇文評選大行其道;二是晚明「公安派」、「竟陵派」致力推廣「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文風,正好吻合了蘇軾的文章風格,所以蘇東坡的地位迅速被推高。到了清代,對蘇軾的崇拜更是無以復加,像是清初江寧巡撫宋犖(1634—1713年),於康熙三十九年(1700)提倡「壽蘇會」,也就是在每年臘月十九日幫蘇軾過冥誕,並在家中宴請名士與其門生故吏,在飲酒賦詩之餘,一同享用祭祀蘇軾的供品「東坡肉」

於是,「東坡肉」就在崇拜蘇軾的文化氣氛下,成為知識份子宴席上的美味佳餚,也是贈與友人的禮物。巫仁恕分析,此時的「東坡肉」尚未成為庶民的家常菜,而是士大夫階層共同分食一種食物,作為區隔「我羣」和「外羣」的社會化工具,成功塑造了知識份子的自我認同感

端入尋常百姓桌

據學者研究,除了傳説蘇軾任太守期間誕生「東坡肉」的浙江杭州,蘇軾的故鄉益州路眉州(今四川省眉州市)、流放地儋州(今海南省)等地,全中國共有十多種各式各樣的「東坡肉」料理。巫仁恕認為,基於清中葉《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上海被迫開港,列強在眾多口岸城市發展勢力,自然也傳入外國的飲食文化,像是西餐、咖啡廳、日式料理店在上海、蘇州等城市陸續出現,也誕生了一批新興城市消費階層—新中間階層。白領僱員(教師、律師、工程師)的增加,讓城市消費興起,各大城市也開始出版「城市指南」,提供給消費階層關於吃食的信息,促進了商業化發展。

此外,現代印刷技術輸入中國,商業出版發展日益發達,報紙雜誌向社會大眾普及,也使得本來侷限一隅的飲食文化傳向全中國各地。像是杭州菜館來到上海開業時,為增加其商業競爭力,大力宣傳「東坡肉」為招牌菜,並刻意附會、虛構蘇軾修築西湖提的品牌故事以吸引顧客

巫仁恕強調,「東坡肉」應起源自明清知識份子家中的私廚,很長時間裏僅在士人階層中流傳,其繁複的做工與對用料的講究,也非一般平民消費得起。當18世紀後中國社會的商業化程度提高,專業化菜館開始出現,一旦知識份子家中遭逢變故,私廚離開大宅、真正地走向民間,甚至進入職業餐館工作,才讓更多普羅大眾認識並接觸到這項美食。因此,「東坡肉」只是個文化意象,歷史上也並不存在一種定型化的「東坡肉」,是直到近現代傳播媒介的普及,才讓用料食材、調味料、火侯時間控制、專用器皿等條件走向標準化,塑造出走到各地都八九不離十的「東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