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清志士帶著關公渡海? 一個遷台客家族群的信仰史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明末清初,原籍福建漳州詔安的客家人(詔安客)或擁護天地會的反清運動遷居台灣,不僅在台落地生根,更帶來原鄉的信仰—關聖帝君。當地時間4月22日下午,台灣「國史館」邀請雲林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副教授陳逸君發表《關聖帝君:記憶、想象與詔安客認同》講題,講述台灣客家族羣的關公信仰與習俗形成。

2017年1月3日,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解州鎮常平村關公故里的關帝聖像景區61公尺高的關公銅像首次亮燈,20多個高亮度的探照燈組將關公銅像照射的格外壯美,成為景區一大亮點。(圖源:VCG)

從關公到關聖帝君

陳逸君介紹,關聖帝君(關公)是華人世界耳熟能詳、儒、釋、道「三教」共同尊崇的神明。像是儒家對其有「文衡帝君」、「山西夫子」、「關夫子」等尊稱,甚至推崇為「亞聖」、「亞賢」或「武聖」,與孔子並稱為「文武二聖」。道教稱關公為「關聖帝君」、「三界伏魔大帝」或「協天大帝」。而佛教稱其為「護法伽藍」與「蓋天古佛」。在民間信仰方面,又有「武安尊王」的稱號,乃商人的財神(武財神)、軍警界的戰神(武神),知識份子的文昌神(五文昌之一),於明末清初時,又成為秘密結社者的護法神。

陳逸君稱,由於關羽(160—219年)於東漢末年追隨劉備參加義軍征討黃巾賊,在小説戲曲中和劉備、張飛的「桃園三結義」,匡扶漢室的形象深入人心。學者顏清祥研究,關公崇拜可分為「英雄期」(漢末至南北朝):武勇的形象被視為武將楷模;「武將期」(隋唐至南宋):地位驟降,僅擠身歷代武將之列;「神靈期」(元明):因小説戲曲流行,成為忠勇與正義的化身;「帝君期」(明末清初):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封為「關聖帝君」,集英雄、聖賢、神靈等多重角色於一身,所有事蹟都被美化,歷史地位達到巔峯地位、無比尊崇,進而成為民族精神的寄託。

天地會、萬氏集團與關公信仰

學者林振源認為,明朝末年社會動盪不安,民間興起尚武風氣,進而多有異姓兄弟結義,當反清志士秘密結社成地下會黨抗清時,選擇深具忠義、武勇特性的關公作為主要信仰對象,並仿效「桃園三結義」般的異姓結義、共同以「萬」為姓,組成萬氏兄弟軍事集團,鄭成功的部將張耍(萬禮、萬一)、郭義(萬二)、蔡祿(萬七)就是重要成員。林振源推論,福建詔安縣官陂鎮下官村、主祀關公和萬古師祖(即萬禮)的萬古廟,不僅很有可能是官陂張姓(「生廖死張」的張廖姓)日享公派下各房頭的祖祠,更是清初天地會成員主要信奉的神明。

陳逸君表示,官陂鎮下官村萬古廟、霞葛鎮莊溪村鎮龍庵,均主祀關聖帝君,併為天地會成員的主要聚集之處。而今日台灣以張廖姓為大宗的「詔安客」,祖籍地正是福建省詔安縣的官陂、霞葛、秀篆、太平等地。由此可知,清廷嚴厲打擊天地會,使得反清人士渡海來台,特別是為首的張廖姓大量移往台灣,並帶來了原鄉信仰—關公

依據《詔安縣誌》記載:

明崇禎三年(1630)為詔安客家人有組織從原鄉前到台灣的啓端,鄭成功軍中官陂張廖姓將士及眷屬、鄉親數百人亦隨之東渡入台,墾拓雲林南投等地。……許多移居台灣的詔安人,在帶去祖宗牌位的同時,還帶去祖地的神祇,作為新居地的鄉土保護神。

不過陳逸君也強調,如今在雲林二崙、崙背、西螺地區並無直接證據證實明清移民與天地會有關,唯一的線索,只有地方耆老口傳關公神像是由廖姓先民自詔安縣迎祀來台。

關公信仰與「詔安客」認同

2019年6月30日(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台灣雲林崙背李家轎班會舉行謁祖溯源活動,為當地「詔安客」族群重要的關公信仰儀式。(陣頭乀囝仔@Facebook)

陳逸君指出,雲林「詔安客」雖然已無關於天地會或原鄉相關的口傳歷史,但當地關公的神尊形象與官陂萬古廟形制非常相似,尤其是關公騎馬的姿態,而且世代口耳相傳也稱,神尊就是從原鄉在清康熙、乾隆年間請來台灣,信仰和開莊時間基本吻合,這也顯示今人感念某世祖遷台的艱辛,以及對祖先來源的重視

由於「關聖帝君」具有武勇和道德楷模的形象,成為入台先民的精神支柱,在面對頻繁的水旱災、颱風地震等天災,以及不同族羣間的械鬥、層出不窮的民變,漢人也不時與原住民爭水爭地爆發衝突,村莊內對關公的信仰極為虔誠,成為村人歲時祭儀的主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