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是不是就容易親中?」 古風愛好者無法逃離兩岸角力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打開網絡,兩岸的年輕人似乎越有水火不容之勢,過去「天然獨」與「小粉紅」的網絡罵戰是許多人寫下「兩岸民意漸遠」説法的根據,但是隨着中國大陸文化娛樂、經濟實力的崛起,也有許多人因為分享美妝、追星等各種因素聚集在一起。

雖然漢服在台灣仍屬於年輕人的小眾文化之一,不過漢服的相關活動已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圖為日前在陽明交大舉行之「盛世壁藏-唐代壁畫文化特展.首部曲」開幕記者會,有不少台灣的漢服同好出席。(Facebook@茜香閣)

而在台灣,有一些圈層的處境特別有趣,如古風音樂圈、漢服圈等,他們因為喜歡「中華文化」、「傳統中國服飾」而相聚,也常常與大陸的「同好」交流,但在「時下」的政治環境下又不免被貼上各色政治標籤。在這些標籤外,他們想追求的只是純粹的喜歡。台灣雁鳴工作室的團長JS軒翎與台灣古風音樂創作者河洛希音就是這樣的年輕人。

漢服、古風歌曲在台灣

為追尋遭文革破壞的傳統文化,不少大陸年輕人於2004年開始在網絡上推廣漢服、古風音樂,戮力將中華傳統文化融進服飾與歌曲之中。經過數年的耕耘,漢服與古風歌搭上中共官方「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列車,突破小眾視野,成為今日中國大陸的流行文化之一。

台灣漢服圈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大明寧靖王祭祀典禮」。為了感念寧靖王朱術桂不願降清的氣節,每年年末都會在高雄寧靖王墓,以明代古禮祭拜。(台灣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供圖)

接續其後,台灣年輕人也沒有缺席這場中華文化盛會,2007年高雄一對情侶吳明達與女友劉育綺成立「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積極推廣漢服文化。而古風音樂則稍遲一些,約2011年大陸主推原創古風歌后,2013年有愛好者上傳自行錄製的翻唱歌曲、2015年陸續有同好成立古風音樂工作室。

與大陸已發展成產業鏈的漢服、古風音樂對比,今日台灣的漢服與古風音樂圈,仍是小眾團體,尚未奪掠大眾目光。因此在漢服、古風歌的推廣上有許多困難,比如台灣本地少有製作漢服的店家、台灣古風音樂團隊知名度不高,促使在台的漢服愛好者與古風歌同好們必須下載、註冊大陸的APP與影音平台,來購買漢服、收聽或發表自己創作的歌曲。

在與對岸同好交流的過程中,這些喜歡漢服、古風音樂的台灣人,自然會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到大陸的流行用語,如:種草(推薦新商品)、拔草(消除購買慾望)、視頻,或是直接用簡體字聊天等。

在任何事物都容易上升成為政治議題的台灣,年輕人日常用語的改變,理所當然地被貼上了各種標籤。熱愛漢服與古風歌曲的台灣人,更時常承受來自同儕的質疑目光。

喜愛受「政治化」質疑

觀察臉書上與漢服相關的台灣社團、粉絲專頁,很容易看到有網友發問:「穿漢服是不是就容易『親中』?」、「喜歡漢服的人是不是思想上容易變『紅』?」,或是因為穿漢服被親戚當面問:「你是哪國人啊?」等質疑;一些與古風音樂相關的討論帖,也經常有:「台灣人為何要聽中國歌?」等帶有針對性的提問。

雖然不排除有漢服愛好者在深入接觸漢服、從服飾的角度體驗中華文化,與大陸、海外的漢服網友交流後,使原本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對中國大陸官方產生了好感,或是更熱愛中華民國;但也有把漢服與政治區隔開來、僅當作個人喜好,而政治意識形態上仍偏向台灣本土的愛好者。不過在這些討論之外,最多的仍是「純粹喜歡漢服」的人,將其視為年輕人的流行,只在乎服飾是否漂亮、美觀,而不在意「文化統戰」等政治問題。

台灣古風音樂創作者河洛希音觀察,身邊喜歡古風音樂的同齡人,通過歌曲、詩詞、民族樂器而更喜歡中華文化,但大多數的人都把文化與政治分開,即喜歡中華文化,不一定會接受現在的大陸政府。他進一步説明:「對古風音樂創作者來説,大陸官方在創作方面的種種限制,使近年歌曲的同構型越來越高,這是台灣古風音樂愛好者還無法認同、接受的事情」。

面對圈外朋友的「抹紅」質疑,河洛希音説:「我後來知道我朋友的政治意識形態後,我創作的曲子要拿給他試聽的話,都不會直接講這是古風歌,只會説:『我最近創作了一段曲子你幫我聽一下』來避免衝突」。

網絡極端化下的兩岸交流

台灣雁鳴工作室的臉書簡介寫上「由一羣單純喜愛音樂、遊戲與中華文化的成員組成」道出不想加入紛擾的初心。團長JS軒翎分享,相對於兩岸的網友們在網絡上留下許多尖鋭的政治評論,實際上在古風音樂交流是相當平和,無論是聽眾還是圈內人很少因政治意識形態起爭執。

「網絡上常看到台灣與大陸網友互嗆、對罵,但在古風音樂製作過程中接觸到的大陸人,多半相當友善、願意溝通。可能是台灣跟大陸雙方較為理性、温和的網友不願在網絡上留言表態也有關係」,因此她並不會特別在意網絡上酸民留言。

JS軒翎回憶與大陸古風音樂歌手、創作人合作的經驗表示,通常大陸歌手得知她是台灣人後,都會先講清楚不希望創作歌曲內涉及政治或是「台獨」等議題。儘管事先説好,也有幾次順利的合作經歷,但仍遇到歌曲在製作時受到政治影響。JS軒翎回想去(2020)年在線遊戲《劍俠情緣參》台灣服務器因觸及兩岸政治而關服,那時候她與大陸作曲者正在製作該遊戲的同人曲,沒想到台服關閉影響了大陸作曲者,他直接表示心情受到影響、無法完成已經制作到一半的曲子,最後該曲由JS軒翎另外找人接續完成。

政治對立下的「夾心餅乾」

政治大環境對於小眾中華文化圈層的影響不一。例如,2016年政黨輪替,但在大陸古裝劇的加持下,台灣漢服圈的人數、社團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與此相比,JS軒翎發現政治上的變化,帶給了古風音樂圈較大的影響。大陸古風歌曲出線的時間比漢服早,大約是2015年。JS軒翎觀察那時期台灣投入古風音樂創作的人變多,但政黨輪替後,她認為現在是單純聽歌的人增加,但有動力想製作古風歌曲的人變少了。

不過在台灣,無論是喜歡漢服還是愛聽古風音樂,都有種「夾心餅乾」的感覺。身為台灣00後的河洛希音深有感受,在國民黨眼中看來,這一代已經是個徹底「去中」的「綠衞兵」,但從民進黨的角度來看,又覺得他們「太親中」了。

而這羣喜歡中華文化的年輕人,其台灣人的身分在大陸也碰壁。JS軒翎透露,為提高台灣古風音樂的能見度,她常常報名參加大陸的古風音樂創作比賽,舉辦單位沒有限制台灣人不可以參加。但她幾次比賽的經驗,雖然獲獎,但主辦方常以她是台灣人為由,無法給她所有的獎勵與獎品。JS軒翎感嘆:「大陸人總覺得我們這個年紀的台灣人是『台獨』,而台灣這邊則覺得我們這樣頻繁接觸大陸流行文化,『太紅』了,但其實我們只是很單純喜歡中華文化、想推廣罷了」。

雖然像是夾心餅乾,又因為兩岸政治無法順利推廣其愛好,但台灣的漢服愛好者與古風音樂創作者,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推廣中華文化的想法,比如台灣「中華漢服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仍堅持以中華文化來推廣漢服;而JS軒翎與河洛希音不約而同地表示,想在古風音樂中加入歌仔戲唱腔、南管、北管等傳統樂曲,來加深古風音樂的深度。即便被貼上各種標籤,他們依然為自己的喜愛努力,期盼發揚自己熱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