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齊呼冰窖開,大車小車如山來」 古代官員有特別的消暑福利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天氣越來越炎熱,面對大熱天,現代人有各種方式,如在冷氣房吹冷氣、開電風扇、吃冰、喝涼飲等方法來消暑。雖然古人尚未有冷氣、冰箱等家電,但也有許多消暑妙方。

現代人在炎熱的夏天想消暑的話,只要來碗剉冰就能解決。(微博@菠蘿的洋)

在19世紀下半葉歐洲人發明造冰技術以前,人們若想吃冰涼的食物,或是使用冰塊,只能完全依靠河湖的天然冰。不過根據學者研究,自周代起至清末,中國人都會使用冰窖保存天然冰,來度過夏天。

《周禮.天官》就記載「凌人掌冰之制」:「凌人:掌冰政。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祭祀,共冰監。賓客,共冰。大喪,共夷盤冰。夏,頒冰掌事。秋,刷」。

大約到了小寒、大寒節氣的時候,朝廷會派人開始鑿冰,到來年的清明、穀雨時節,便可打開冰窖使用冰塊了。當氣候進入到秋季時,就要派人清掃冰窖,以備隆冬藏冰之用。在藏冰前,皇室會舉行冬神相關祭祀,而開窖、要拿出冰塊時,也會舉辦相關的禳災儀式。

冰窖最初只有朝廷、皇室才有,之後才逐漸普及,民間也能鑿冰做生意。圖為一個位於北京的冰窖。(VCG)

這項習俗從周代完整延續下來,冰塊的用途很多,除了用在君王飲膳、招待賓客外,也可以在祭祀時用來冰鎮牲禮、酒醴。而自先秦以來,歷代朝廷皆會於夏季賜官員冰塊,明清沿用唐宋舊制於立夏這天,打開官屬冰窖,將裏頭的冰塊賞賜給在京的文武大臣。

明代文人李夢陽(1475-15310)在《冰車行》中,描述朝廷開窖頒冰的情形:「黃門飛鞚西北趨,白馬如龍血如珠。萬人齊呼冰窖開,大車小車如山來。但見風行九市陌,寧知玉積五侯宅。道傍暍士僵闌干,唇乾口燥真大難。侯門宴罷夜烏起,朱殘粉落明星裏。君不見,積冰化作堂前水」。

另外,冰塊還能用在喪葬方面,達到防腐的效果。由此可知,歷朝歷代的朝廷自然每年都需要窖藏大量的冰塊,以供使用。

至於民間的商業性質的窖冰,由於史料的缺乏無法斷言起源於何時,但可以確定至少隋代時就已存在。不過從宋代文人楊萬里(1127-1206年)荔枝歌寫道:「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可見宋代已有相當發達的商業性冰窖,到了明清百姓想要買冰,已經是相當容易的事情。

雖然清代延續明制,也會賞賜官員冰塊,衙門還有一定的配額,好讓京官在辦公時,有冰塊可以解暑或有冰水可以飲用。但此一制度後來漸漸廢弛,至清末已形同虛設。

清末文人震鈞(唐晏,1857-1920)曾表示:「(朝廷)以歲十二月藏冰,來歲入伏頒冰,各部院官學皆有之。掌以工部司員一人,以數寸之紙,印為小票,名冰票,為領冰之券。然年久弊生,雖有此票,而給冰絕少,殆不能供一人之需。故亦不復領票,而冰多售於市矣」,可見清末京官若是夏季炎熱,只能向民間的冰窖買冰消暑。

從明清朝廷用冰,可以發現冰塊除了消暑外,還兼具冰箱的保鮮功能,且冰塊還被納入皇帝的賞賜物品中,成為京官福利。可以看到在尚未有冰箱、冷氣、冰品的明清,對於冰窖給予極高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