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傳統節日 農曆六月初六有哪些習俗?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隨着漢服復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推廣漢服的同時,也會接觸不少傳統文化,許多被遺忘的節日,如花朝節、上巳節等,便通過漢服以另一種面貌重回世人生活中。
中國傳統節日有個特色,那就是「重日」,即月份與日期相同,像是一月初一的春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的七夕、九月九的重陽節。而今日(7月15日)恰好是一個傳統節日,還是個「重日」,就是農曆六月初六。

年輕人在復興漢服的同時,也帶動起許多即將消失的傳統文化、節日。圖為2019年武漢的漢服愛好者參加花朝節之盛況。(VCG)

現代大部分民眾都不過六月六了,但這天有什麼特別,才會讓古人選擇在這天舉行祭祀呢?

關於六月六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與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年)赴天竺(印度)取經有關。傳說玄奘過海時,經文不小心被海水浸濕,便於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曬乾,從此這一天就是個吉祥的日子,上至皇宮,下及平民百姓都會在這天曬衣服、曬書。還有一說是六月初六時值盛夏,恰好是農忙空檔(麥已收割,秋田方種),便可將家中貴重的衣料、書畫拿出來曬太陽。

六月初六在北宋時也是個特別的節日,據傳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與遼交戰後簽訂了《澶淵之盟》,宋真宗(968-1022年)為平息朝野不滿的情緒,由當時的宰相王欽若(962-1025年)假託「天降詔書」於泰山,聲稱宋真宗得到「天書」,以此治理便能天下太平、國富民強。之後定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為「天貺(音況)節」,「貺」即賜之意,代表天賜詔書記念日。

宋廷還擴建泰山岱廟,在原來的泰山神殿基礎上,建造了天貺殿。天貺節後來逐漸演變成人民祭祀天帝的日子。

天貺節、六月初六傳到閩南地區後,祭祀的方式有了變化,從「上天降下恩賜」的日子,變成這天玉帝會難得露面,傾聽信徒的心聲與請求,信徒也能一睹玉帝的風采,便逐漸將六月初六、六月初七當作「天門開」的日子。

人們會在六月初六半夜、子時(即六月初七凌晨),到廟裏上香向天公祈願、補運,期望下半年會有好運。補運需要準備紙人替身、紙錢、金紙、補運錢、面線、米糕(上頭還要有顆龍眼乾),上香祭拜完後,將替身、紙錢、金紙燒掉,吃掉米糕上的龍眼乾,象徵福氣圓滿。

對於今日的台灣民眾來說,農曆六月初六是補運、補財庫的「好日子」。(台觀光局供圖)

還有一說六月初六是「玉帝(天公)成道」的紀念日,宮廟都會在這天請道士設醮答謝天公,也稱「做半年」(半年節)。由於這天是玉帝的好日子,民眾們會在這天祭拜天公,酬謝這半年來的保佑外,也會祈求老天爺在下半年能夠繼續賜福。

翻閲清代台灣地方誌等文獻,會發現光是一個「做半年」,各地仍有不同的解釋,比如《重修台灣府志.風土誌.歲時》載:「六月一日,各家以米粉塗紅為丸供神,俗乎為『半年丸』」;《新竹縣誌初稿.風俗》則載:「(六月)十五日,以米粉搔成小丸(取閤家團圓之意),祀神明、祖先,曰『半年丸』」。

「做半年」就有六月朔(初一)、六月六、六月望(十五)之分,學者推測可能與六月是一年之半,半年節必於六月舉行,人們不會拘泥於哪一日祭祀有關。

無論是「天貺節」還是「做半年」,都已隨着社會現代化、都市化而逐漸消失,現在民眾不會在這天吃「半年丸」,更不會曬書、曬衣服。有民間信仰的民眾雖然會在這天祭祀天公、祈求下半年運勢能夠好一點、旺一點,但更多的人是期望透過六月六來「補財庫」,好能夠發大財、財源滾滾。顯示出傳統文化的意義與精神,在現代社會中被精簡、省略,逐漸從人們的現代生活中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