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融合寒食節、上巳節傳統習俗 一文睇清古今發展歷程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一般為冬至日後的第106-107天左右。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在發展過程中與寒食節、上巳節結合,形成了「禮敬祖先,慎終追遠」、「踏青郊遊,親近自然」等習俗,並延續至今。如今,清明節既是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也是人們踏青遊玩的節日。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清明節亦正成為內地的法定節假日。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出自唐代杜牧的詩《清明》。(網上圖片)

寒食節與「割股奉君」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掃墓等習俗。

寒食節,是較早流傳於中國北方地區中原一帶的節日,寒食節最初的習俗,為禁煙火、只吃冷食,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蕩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有傳說指,寒食節的由來與春秋時期的晉國功臣介之推的忌日相關。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逃避驪姬之亂而流亡,期間隨臣介之推在重耳飢餓之時,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為重耳煮湯,令重耳感激不盡,後來重耳做上了國君(晉文公)。在介之推死後,晉文公下令將介之推的忌日定為寒食節,不許民眾開火煮飯,只能吃冷食及涼拌食品。

寒食節在漢代被稱為禁煙節,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有105天,最短也要近1個月。到了唐代,寒食節變為3天,分別是「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而寒食節中的另一重要習俗掃墓,據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效仿,到了宋代之後,寒食掃墓之俗漸移到清明。

上巳節

此外,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中郊外遊玩、踏青、戴柳圈等習俗。

上巳節,俗稱三月三,是古代舉行「祓除畔浴」活動中最重要的節日,人們結伴去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此後又增加了祭祀宴飲、曲水流觴、郊外遊春等內容。「上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文獻《周禮》中,到了宋代上巳節逐漸銷聲匿跡,不見於文獻記載。

因寒食節、上巳節、清明節相距較近,三相結合,便成了一個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吸納了二節的儀式,由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變成重要的節日。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明清時期基本承接前代舊制。民國時期,清明節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

清明節還融合了上巳節中郊外遊玩、踏青、戴柳圈等習俗。(新華社)

相關圖輯|四川都江堰每逢清明節會舉行放水節祭祀大典(點圖放大)

+2

清明節的假期變化

事實上,清明節放假的規定並非於現代才有。早於唐代,唐玄宗就頒布政令規定寒食節、清明節共放假四日。到了宋代,寒食節、清明節放假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記載,「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而到了民國時期,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將4月5日訂為「民族掃墓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一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內地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清明節假期包括調休在內地改為三日。

清明習俗知幾多?

踏青。古時稱「探春」、「尋春」等,即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刻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是春意盎然的時節,亦是郊遊的好時光,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就已成為清明風俗。

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據說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插柳。中國民間在清明節有插柳的習俗。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還有說法認為是驅鬼辟邪,因為在中國北方一些地方清明節與中元節、寒衣節並稱為「鬼節」。還有說法認為是紀念介之推死於柳樹下。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天後,將牽線剪斷,據說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的寓意。

拔河。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