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紅嬋奪金後「獲准」入宗祠 原來清代徽州一早有先例?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日前,中國奧運金牌選手全紅嬋「獲准」入宗祠的新聞引起熱議,連帶地讓傳統的宗族、宗祠文化引起大眾討論。當前許多民眾對於祠堂的刻板印象多來自明清,加上儒家禮制重男輕女、女性地位低於男性,對於宗族、宗祠多持負面看法。不過清代時的安徽徽州,竟存在過9座女祠。

全紅嬋獲得金牌後,傳出廣東省湛江市全氏總支本家,要追認全紅嬋為26世孫的消息。(VCG)

學者吳玉廉走訪徽州,找尋建造於清代的女祠蹤影。女祠其實不見於早期歷史文獻。不過根據徽州潭渡黃氏族譜,關於族內壺德女祠(今只存遺址)的記載,皆用「母祠」、「妣祠」來稱呼,直到民初當地人也還是多稱「母祠」。

目前保存最完整、可惜祠堂內所有牌位皆於1949年後被銷燬的女祠堂-棠樾鮑氏清懿堂,根據該族內《重修清懿祠紀念》一文,也是將該祠堂稱為「妣祠」。

為何清代時多以「母祠」一詞來稱呼女祠?這兩者有何差異呢?這要從儒家禮制說起。在以男性為主的清代宗族社會中,男女在宗族祭祀中的地位是不一樣的,女性的地位低於男性,因此婦女不可能擁有獨立的祠堂。

相對於「女祠」而言,母祠算是比較温和的說法,儘管建母祠以宗族文化來看是創舉,但人們的關注點多放在母祠背後的儒家孝道倫理,而非女性的地位,由此可知,徽州女祠裏的「母性意識」相當鮮明。

以壺德女祠來說,潭渡黃氏族譜就載有興建始末。該祠建於康熙丁酉(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間,是蓼莪堂長分裔孫黃以正建造的。由於黃以正幼年喪父,是母親努力將他撫養成人;當他功成名就、衣錦還鄉後,對於祠堂中沒有擺放母親牌位一事,感到十分不安,便蓋了女祠堂來祭祀母親。由於黃以正的祖母,也是獨自將兒子撫養長大,黃以正特別在文中提到蓋女祠也是為了完成父親心願。

棠樾鮑氏清懿堂興建由來與壺德女祠,根據當地鮑氏後裔鮑樹民所著《牌坊群裏的故事》、《坊林集》,可知該祠建於嘉慶初年(1796-1820年),是鮑氏第24世祖、鮑家花園的興建者-鮑啟運所建。因為鮑啟運8歲失母,之後便由嫂嫂(鮑志道的妻子汪氏)拉拔長大。鮑啟運認為宗祠裏只供奉男性,沒有女性,對祖妣相當不公平也不恭敬,才專門建造女祠。

前述兩座女祠的興建原因,與明清貞節烈婦的事蹟描述非常相似,而徽州於清代即以「節婦烈女為徽最多」的印象廣為人知,女祠與貞節烈婦有關連嗎?只有節婦才能入女祠?

安徽省黃山市徽洲區的棠樾牌坊群,建有女祠清懿堂。(VCG)

學者王振忠進一步研究發現,由於清代大批徽商外出,導致許多夫妻天各一方,根據現存的徽商尺牘,可以發現當時徽州有許多「偽單親」的婦女、家庭,便是靠着遠在異鄉工作的丈夫寄回的銀信過活。

說到明清婦女,今日大部分民眾可能會以為在朝廷、地方皆鼓吹貞節烈婦、建牌坊的情況下,婦女喪失了改嫁的自由、陷入被迫守節的情況。不過在底層社會里,常有為家中經濟而脅迫寡婦改嫁的情形。由於過去將女性視為私有財產,夫家將寡婦賣掉,除了可以減少家中人口開銷,還能獲得一筆錢。因此清代時常有貧困家庭的寡婦為堅持守節而自殺。

女祠與宗祠相同,皆是體現家族血緣關係的場所。因此入祠與否的首要標準,在於入祠的女性與宗族內男性的關係,如母子、父女等,而非她們是否貞節、守節。清代的貞節烈婦死後會入主節烈祠,其與女祠不同,節烈祠反映的是社會對女性道德要求,但女祠本身是代表宗族祭祀、家族榮耀、親情等的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