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部最大宗祠修「舊」 挖出百年龍柱暗藏清代閩台交流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台北市市定古蹟「陳德星堂」,為台灣北部最大的陳氏宗祠,創建於1892年並於1914年搬至台北大同區。由於建築老舊,雖有數次修復但仍有漏水、蛀蟲,以及加裝過多現代化材料等問題。因此陳德星堂決定大手筆將建築回覆原有樣貌,重現木結構樑柱、彩繪與舊式紅地磚。

2017年,陳德星堂正進行施工時,意外發現埋藏在地下的三根清代百年龍柱。(Facebook@班。馬傳媒)

陳德星堂於2017年進行整建工程時,意外挖出三根埋藏百年的清代龍柱。石雕為傳統建築不可或缺的元素,而台灣傳統建築以及寺廟中隨處可見的精緻雕刻,都透露着清代、日據時期閩台兩地之間的往來有多頻繁。

台灣的傳統建築、寺廟的建材來源與福建原鄉密不可分,清代時一般民宅建材多就地取材,不過較為講究的廟宇、宗祠等,其一磚一瓦多是從福建閩南地區運送而來,有些還會大費周章請唐山(清代台灣人多稱原鄉為唐山)匠師,來設計房子。

在這麼多來自大陸原鄉的建材中,以石雕最具特色。中國大陸石雕,以山西、福建泉州、廣東潮州最為有名。泉州晉江盛產花崗石,據傳於唐代已有開採,可見閩南石匠、石雕歷史之悠久。

泉州產的花崗岩又稱為「泉州白」、「礱石」,其顏色為白黃色;另一種呈現青黑色的花崗岩,則稱為「青斗石」。花崗岩材質堅韌、歷久成新,是製成石雕的上等石材。

「唐山石」,分為泉州白花崗石與青斗石花崗石。圖為南鯤鯓代天府的石雕,底為泉州白八角窗搭配青斗石直角三角型,內雕蝙蝠。(Facebook@黃文傑)

清代時期台灣中南部地區的廟宇,常見整座寺廟皆用泉州白、青斗石之石雕來裝飾,像是鹿港龍山寺、台南武廟、大天后宮等。而北部因為開發較晚,加上《渡台禁令》使「唐山石」取得不易,不少廟宇改使用台灣本島所產的「觀音石」。觀音石學名為安山岩,其石質細又堅硬、色黑、但多空隙較易脆裂。是台灣最早應用在建築物上的岩石,不僅傳統建築、傢俱、雕刻也都會使用觀音石製作。

在石雕藝術中,泉州惠安南派的石雕具有鮮明風格,兼具中西方文化特色與閩南文化特徵,泉州石匠會善用各種雕鑿手法,也善於藉由不同顏色的石材與其特質來組合牆面,使整座牆面顯得更為富麗堂華。

台灣寺廟的龍柱也反映出惠安南派的中西合璧之石雕特色,依照材質與雕琢風格的不同,可從中看出時代特色。一般來説台灣早期廟宇龍柱,其柱徑較小、雕工較為樸拙,石材也多用泉州白,雲林北港朝天宮觀音殿、嘉義新港水仙宮的龍柱即是此種,龍身與柱合為一體。清中葉開始出現八角龍柱,雖龍身仍在柱子上,但已有龍爪脱離柱子呈現鏤空狀,龍身扭轉曲度變大,石材則多改用觀音石,彰化孔廟大成殿、台中萬春宮龍柱即為此類。

龍柱製作時間越靠近現代,柱徑則越粗、雕飾也越繁麗。像是清末時幾乎以八角柱取代圓柱、柱頭還出現希臘式風格,龍身鱗片雕刻犀利,新竹城隍廟、南鯤身代天府即屬此類。到了日據時代,龍柱更為華麗充滿細節,龍身較瘦並上下各一,稱「天翻地覆」,柱子下方的海浪、水族也雕刻得豐富生動,台北萬華龍山寺,三峽清水祖師廟之龍柱為此類。

從台灣習以為常的寺廟建築石雕、龍柱之石材來源,不僅呈現人文歷史特色、工匠鬼斧神工般的雕刻技術,更展現清代以來台灣與福建之間的交流。可惜今日許多傳統技藝,隨着老師傅退休而逐漸被人遺忘,加上人工雕刻成本太高,現在台灣有不少宮廟選擇機械雕刻。但機械石刻非常粗糙,如何保留傳統寺廟建築美學,是當今台灣與民間需要重視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