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九層妖塔」墓葬考古報告公開 駱駝印章或揭示墓主身份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青海省都蘭縣熱水墓群的2018血渭一號墓,曾有「九層妖塔」之稱。2018年,在盜墓事件發生後,考古人員實施了考古調查,相關報告周一(20日)在網上發布。其中,考古人員發現一枚印有駱駝的印章或揭示了墓主人的真實身份,其分析推斷墓主人或許是吐蕃統治下的吐谷渾王莫賀吐渾可汗。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寫的《青海都蘭縣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調查報告周一發布,調查顯示,考古人員在墓葬中發現大量珍貴文物,僅金銀器數量就達1207件(組),包括印章、容器、馬俱、帶飾等,還發現了多件銅器、鐵器、漆木器,394件玉、石器以及863片紡織品殘片。

據考古人員介紹,經分析遺物形制特徵並結合出土木材的樹木年輪,可推斷2018血渭一號墓的年代約為公元8世紀中期的吐蕃贊普赤德祖贊統治時期(公元704年至755年)。

銀金合金印章或揭示墓主身份。(北青-北京頭條)

值得一提的是,一件刻有雙峰駱駝的圖像以及部分藏文的銀金合金印章在該墓葬中出土,考古人員認為,有關藏文可譯為「外甥阿柴王之印」。考古人員推斷,墓主人或是阿柴王,其是吐蕃人對吐谷渾的稱呼,故阿柴王可能就是吐谷渾王。

根據印章並結合敦煌文書《阿柴紀年》(殘卷)記載,考古人員初步推定墓主人可能是吐蕃統治下的吐谷渾王莫賀吐渾可汗,其母正是吐蕃的公主。

+1

除大量文物,考古人員還在墓葬中發現了殉人和殉牲坑,其中殉人因被盜洞擾亂,僅存下半身,經鑑定其年齡不超過16歲,性別未明,而殉馬坑內則發現多匹年齡介乎4至6歲的公馬。殉牲坑內還發現了犛牛、黃牛、綿羊等動物骨骼。此外,墓葬中還發現了葡萄籽,對了解當時的生業模式等意義非凡。

考古人員表示,地上墓園、祭祀建築、棺床以及主墓室的斗拱裝飾具有明顯的中原文化特徵,充分證明絲綢之路青海道的重要作用,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歷史演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