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者破千古之謎:漢文帝霸陵終於找到 出土過千件裸體陶俑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西漢早期的漢文帝有份締造「文景之治」,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明君,不過其陵墓「霸陵」的位置卻是千古之謎。
國家文物局今日(14日)公布,考古人員成功確認霸陵的位置,陝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的真實身份即為霸陵,在內地引起極大關注。

考古人員確認霸陵位置,破解千古之謎(點圖放大):

央視報道指,在未確認墓主人身份之前,陝西省西安市東郊白鹿原的該處墓葬一直被稱為「江村大墓」。2016年,江村大墓的外藏坑受到盜擾,考古人員於是對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竇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傳為漢文帝霸陵的「鳳凰嘴」地點進行考古調查及勘探,並對陵園外藏坑進行考古發掘。

專家成功排除了「鳳凰嘴」為霸陵的可能性,而由於江村大墓的形制、規模均符合西漢最高等級墓葬規格,加之其周邊分布竇皇后(即漢文帝皇后)陵、薄太后(漢文帝的生母)南陵,專家確認江村大墓即為霸陵。

報道指,霸陵的東北約800米處為竇皇后陵,西南約2000米處為薄太后南陵。霸陵的平面為「亞」字形,地表無封土,墓室邊長約72米、深30餘米,墓室四周發現110多座外藏坑。霸陵與竇皇后陵外圍發現陵園園牆遺存,推測共處同一座大陵園內,大陵園東西長約1200餘米,南北寬約863米。

裸體陶俑及其他出土文物引人注目(點圖放大):

+7

考古人員發掘了霸陵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銅印、銅車馬器及鐵器、陶器等1500餘件。銅印印文有「車府」、「器府」等,表明霸陵周圍外藏坑應為模仿現實官署、府庫建造。

此外,在長約40多米的外藏坑裡,考古人員更發現了大量彩繪的裸體陶俑,這類陶俑在考古學中被稱為「著衣式陶俑」。根據考古人員初步清理,這些陶俑的數量足有上千件。

專家表示,本次考古工作確定了霸陵的準確位置,解決了西漢十一座帝陵的名位問題。此外,霸陵的雙重陵園、帝陵居中、象徵官署機構的外藏坑圍繞帝陵布局等,均為西漢帝陵中最早出現,是西漢帝陵制度發展演變的關鍵環節。

以節儉聞名後世

根據資料,漢文帝劉恆(前203年~前157年)為西漢第三代皇帝。劉恆是一位十分節儉的皇帝,《史記》記述稱,「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為飾,不治墳,欲為省,毋煩民」。漢文帝不斷下旨減免百姓賦稅,給予百姓實惠,在他的治理下西漢國力不斷強盛,開闢了「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