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添一座開放歷史建築 雷士德醫學院迎90年來最大修繕工程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位於上海北京西路1320號的雷士德醫學院舊址即將啟動修繕,迎來90年來最大的修繕工程,料明年上半年完成,屆時上海又將增添一座對市民開放的歷史建築,而作為近代上海著名的醫學研究機構,其修繕後將延續其作為醫學機構的功能,擬籌建和睦家靜安院區。參與修繕的業內人士表示,他們會盡最大努力,原汁原味呈現雷士德醫學院的歷史風貌,傳承歷史,延續文脈。

雷士德醫學院全名為雷士德醫學研究院,由英國建築師亨利·雷士德(Henry Lester)捐資籌建,於1933年竣工,院內設立生理學分部、病理學分部臨床研究與實驗手術分部等醫學專業部門,伊伯恩、蔡翹、沈霽春,病毒學家湯飛凡等多名國內外著名生理學家皆曾在此從事科研工作。1957年,該院改名為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1994年,雷士德醫學院舊址被公佈為上海市第二批優秀歷史建築。

就修繕工程,華建集團歷史建築保護設計院副院長宿新寶介紹道,為恢復當年建築外立面的歷史風貌,是次修繕按照不同部位、不同材質污染損壞的程度,採取相應的工藝進行處理,盡量保留原始痕跡與滄桑感,並達到外立面的整體和諧。

修繕前,靜安區文旅局提供34張具有歷史價值的高清照片,以作歷史考證及修繕依據。而通過歷史照片,設計師發現原建築主入口兩側最初立有一對銅燈柱,中間是卷渦形紋樣,為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但其經過90年歲月洗刷後已不復存在,而是次修繕將根據照片復原入口燈柱。

另外,重點保護空間的室內原有格局和細節將完整保留,例如東側原圖書館的原有格局將恢復;門廳的天花藻井、兩側大空間的柱頭裝飾、兩側走道木護壁,木門窗等歷史原物將被保護修繕;原門廳內的水磨石地面和圖案樣式亦將恢復。

值得一提的是,建造於1934年的雷士德工學院也在完成修繕後,於2022年11月對外亮相,目前作為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使用。

宿新寶介紹,雷士德工學院是一座兼具英國哥特復興風格與裝飾藝術派風格的建築,雷士德醫學院則以現代派風格為主,為方形體量建築,局部細節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特徵。它們均是雷士德為上海留下的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雷士德為最早進入上海的外國建築師之一。(上觀新聞)

至於雷士德本身也是名傳奇人物,1840年2月26日生於英國修咸頓(Southampton)的他於1863年前後來到上海 ,為最早進入上海的外國建築師之一。1870年,雷士德成立英商德和洋行,為上海留下了先施公司大樓、字林西報大樓、日清大樓、普益大樓、台灣銀行大樓(現招商銀行)等建築遺產,英商德和洋行成為20世紀初上海最著名的建築設計事務所之一。

據了解,雷士德在世期間累積大量財富,有傳約等於當年滙豐銀行擁有的資產,在250萬到300萬英鎊。他終生未婚,1926年5月14日在上海逝世,在遺囑中,他表示將自己的巨額資產全部用於在上海興辦教育、醫療和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