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次發現侏羅紀最晚期鳥翼類恐龍化石 命名「奇異福建龍」

撰文:范玉瑩
出版:更新:

綜合內媒報道,近日,福建首次發現恐龍化石,為目前已知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命名為「奇異福建龍」。該項發現填補了關於鳥類起源研究空白,增加了原始鳥翼類的生態多樣性。相關研究成果9月6日發表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據悉,鳥類至少在晚侏羅世就和非鳥類獸腳類恐龍發生分化。鳥翼類包括所有現代鳥類以及中生代的原始鳥類,因此侏羅紀的鳥翼類對研究鳥類的起源和演化至關重要。

自2021年起,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與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在福建開展古脊椎動物化石調查工作,於2022年10月在政和晚侏羅世地層發現了一件保存近乎完整的恐龍化石。

經過近一年的修復和分析研究,研究團隊認為這一新物種屬於鳥翼類,命名為「奇異福建龍」。這不僅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恐龍化石,也是已知世界上侏羅紀最晚期、地理位置最南的鳥翼類恐龍,填補了相關研究的起源空白。

奇異福建龍和政和動物群生態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據悉,目前已知的侏羅紀鳥翼類僅有近鳥龍和其相似物種,多在中國東北地區距今1.66至1.59億年的燕遼生物群,這與約1.3億年前白堊紀早期出現的大量鳥類在時間上有長達3000萬年的空白。系統發育分析顯示,奇異福建龍與近鳥龍有著很近的親緣關係,構成了近鳥龍科,是鳥翼類最早分異的一支。

奇異福建龍正型標本、分支系統樹和古地理圖。(中國科學院古脊椎所供圖)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王敏介紹,全球報道的保存有侏羅紀鳥翼類化石的只有三個地點,福建就是第三個地點,在時間和空間上,豐富了鳥翼類在侏羅紀的分佈,以及物種和生態的多樣性。

王敏表示:「我們認為奇異福建龍是一類善於奔跑或生活在水邊的小型獸腳類恐龍,這樣的生活習性完全區別於學界關於鳥類起源伊始樹棲生態習性演化的認識。奇異福建龍的發現增加了原始鳥翼類的生態多樣性。」

據悉,奇異福建龍最為特殊的是其後肢構造:股骨短,脛骨和蹠骨細長。結合比較分支系統學的分析,王敏團隊發現奇異福建龍的體型結構和其他鳥翼類相近,在體型空間上介於恐龍和鳥類之間。

奇異福建龍的體型和奔跑能力與其他中生代恐龍的比較(王敏供圖)

據《福建新聞聯播》介紹,長期以來,福建是中國4個沒有發現恐龍的省份之一。自2020年起,福建以探尋恐龍為重點,啟動古生物化石調查,「奇異福建龍」是福建省內首次發現的恐龍化石。

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立明介紹,早在上個世紀70年代,福建省區域地質調查隊就在政和大溪盆地發現一些魚類等古脊椎動物化石。2021年4月,福建省地質調查研究院與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聯合考察,根據這一線索發現了目前發掘的化石點,並採用鋯石鈾-鉛同位素測年方法,確定了奇異福建龍的存續時間為距今1.5-1.48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