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eaker Con・鞋頭說】藝術總監Sheep:Dunk SB是一件藝術品

撰文:曾柏熊
出版:更新:

Sneakerhead,華文直譯就是「鞋頭」,本身是一個帶點炒賣文化的諷刺詞彙,但現在是泛指那些真心喜歡自己每一雙球鞋的族眾。
問題就來了,在一個波鞋早已成為主流時尚的世代,怎麼才為之「愛波鞋」呢?當中當然關乎玩物的態度;本周六正值Sneaker Con首次於香港舉行之際,或許正是時候問自己一個問題?「你為什麼喜愛波鞋呢?」

女朋友總是問我,為什麼要買那麼多Nike Dunk SB,只不過是顏色不同而已?我覺得每對鞋的顏色、圖案、細節等等,都是源於不同的故事和設計元素,加上這款鞋子在我心目中擁有完美的比例,它的每個角度都太美了,根本是一件藝術品。
Dunk SB收藏家/4A廣告公司藝術總監Sheep
對80後來說,Air Jordan是熱潮,但其實Dunk SB才是經歷過的情懷。(陳嘉元攝)

近年的Air Jordan熱潮,對於我這種出生於80年代中後期的一代來說,感受未至太深,原因是Michael Jordan本尊最傳奇的80、90年代,我們年紀太輕,未有太多影像或親身經歷的回憶,未曾親歷過「元祖」時代,故推出Retro之時,只能以看故事的後輩身分學習,投入感始終不及親歷其境過的一代人。要數我們踏入青年,開始對自我認知探索的時間,已是千禧年以後的事,作為當時年輕人夢寐以求的Dream Sneaker,Dunk SB才是真正屬於這一代的鞋款;總是放在櫥窗中最顯眼的位置,無數聯乘款式在各大商場炒鞋店中引盡目光,風頭尤比今日的adidas Yeezy更盛,價錢亦絕非一般學生能夠負擔。

Dunk SB除了是當年的潮流,事實上早於90年代初它已是美、日街頭文化的重要環節,對本身十分喜愛繪畫兼初接觸滑板的Sheep來說,很自然地對它的美感着迷,當他擁有經濟能力後,這種對美的偏執更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中學時深受日系街頭文化影響,令Sheep雖然買不起,心中卻一直迷上Dunk SB。(陳嘉元攝)

Dunk SB未必是最好的滑板鞋 但它是一件完美的藝術品

Sheep的IG除了波鞋,就是不同的繪畫與建築藝術,為創作帶來靈感。(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時間大約回到2002年左右,那時候韓流尚未成氣候,亞洲的街頭時尚依然由裏原宿絕對主導,隨便數數當中孕育出的品牌有A Bathing Ape、Neighborhood、Undercover、WTAPS、WHIZ、GOODENOUGH、visvim、fragment等,都成為了當今大眾熟知的時尚品牌;而眾所周知日本潮流同時亦深受美式文化影響,連帶將原來屬於籃球鞋的Dunk應用在街頭運動上的風氣亦成為融和日系時尚、東西主導潮流的共同語言,成為了千禧年初Dunk SB風行全球的誘因,故當時香港的波鞋潮流也少不免跟隨這個風向走。

自細已沈迷繪畫藝術,亦喜愛透過欣賞不同的創作或從生活體驗中汲取靈感的Sheep,就在這個時間開始接觸街頭文化,無論是graffiti的街頭藝術,還是滑板及其裝備的配襯,每一種顏色與圖像等視覺新衝擊,都深深地吸引着這位少年。他尤其喜歡Supreme當時那種隨心所欲的品牌風格,認為是街頭時尚的態度,故此當2003年8月,Supreme首次以Dunk High SB為基礎推出聯乘,將1985年「Be True To Your School」的原祖色配上包圍鞋側的滿天星斗,再加上Supreme的鞋帶扣細節,聯成的魔力令這鞋款成為Sheep心中夢想之鞋履。當然吧,夢想歸夢想,一個普通中學生那有錢買呢?這個慾望故一直埋藏在他心中,直至投身社會,第一份工作出糧之時,他方立即拿了全份糧購買第一雙Dunk Low SB,不知不覺,現在大約已收藏了150雙左右。

Dunk High SB Supreme可說是Sheep迷上波鞋的起源。(陳嘉元攝)

「其實你既是Sneakerhead也是Skater,最終有沒有試過拿一雙普通點的Dunk SB試試踩板?」

「說實話,一來我不會捨得磨損我的珍藏;事實上作為一個Skater,我認為Dunk SB並非性能太好的板鞋,例如鞋舌和兩側的厚度不夠,保護性能不足,不少Skater都會額外填補布料加厚鞋子才敢拿來玩。我喜歡Dunk SB的不是性能方面的因素,而是喜歡它的比例、剪裁、結構等等,在我眼中就是最完美的波鞋設計。你知道Dunk SB是歷史上推出過最多聯乘款式的鞋款嗎?它就像一個載體,將不同設計師、品牌的概念或元素融入其中,每一種顏色和圖案的配合,都令它得到不同的生命力,根本每一雙Dunk SB就是一雙獨特的藝術品,太美了。」Sheep一邊解釋,一邊將那雙Dunk High SB Supreme抱在懷內,愈說愈興奮。

每款鞋款的歷史前因後果,是喜歡波鞋的人的「必修課」。(陳嘉元攝)
07年推出Dunk Low SB「What The Dunk」,將歷年多款經典的Dunk SB聯乘配色結集在一雙波鞋上,即是一個時代的總結。(陳嘉元攝)

你是喜歡波鞋 還是純粹潮流?

由於現職某4A廣告公司的藝術總監,無論是公司需要還是個人對藝術的嚮往,Sheep都喜愛從日常生活間的事物或藝術品中汲取靈感,ig帳號中多數不是Dunk SB的圖片或設計,就是旅行時拍下的歐洲藝術和建築,他說:「平日我會嘗試從波鞋中汲取靈感,以應付工作上的不同企劃;我不能舉出那一單project是我曾經直接運用波鞋元素作例子,但很多時透過把玩家中收藏的Dunk SB,觀察它的顏色配搭、圖案與輪廓的融合,的確可以為我帶來一些新想法。有時候我也會跟朋友分享一些波鞋的artwork,試過自己做了一批經典配色的Dunk SB香水牌送給朋友,可說完全是我工作內外的興趣。」

製作波鞋有關的art work,是Sheep的興趣之一。(陳嘉元攝)

近月隨着Nike推出了新一代Dunk SB Elite,以Flyknit物料製作,令這款沉寂多年的鞋款大有回勇之勢,對於這種看法Sheep卻嗤之以鼻,原因是他幾十年來對待這個鞋款的態度始終如一,沒有它「潮流」與否的概念:「香港的波鞋文化,就是太重『潮流』卻失去自我,追捧事物卻又缺少尋根究低的態度。你隨便在街上走走,現今年代還會看到多少人穿Dunk SB?但你以相同的時間觀察,卻肯定會見到大量Yeezy,但我相信,簡單走去問問他們知不知道Kanye West是誰,很多人都說不出,他們喜歡的只是炫耀價錢牌,根本稱不上是喜歡波鞋。」正如另一雙Sheep喜愛的收藏,是2007年推出全球限量300對的Dunk Low SB「What The Dunk」,將歷年多款經典的Dunk SB聯乘配色結集在同一雙波鞋上,即是一個時代的總結,也開創了Nike日後推出What The KD、What The LeBron等「What The配色」方法的先河,這些歷史的前因後果,都是喜歡波鞋的人的「必修課」。

收藏波鞋是一條不會完的道路,談到Sheep的終極目標,是一款名為Paris的Dunk Low SB,喜愛的是它上面佈滿的街頭塗鴉,對一位藝術家兼Sneakerhead來說已是不可抗拒的元素。然而當各位再查一查Dunk Low SB Paris的價值,知道它約值8至9萬港元時,也會明白Sheep自問未有能力入手的原因。波鞋的價值只能從金錢中反映嗎?Sheep卻不盡認同:「有一次我在外國參觀波鞋展時,看到一位參加者展示一對Dunk Low SB Paris,再看清楚,原來那卻不是真的Dunk Low SB Paris,而是一名對我一樣喜歡這款鞋子的Sneakerhead,找來一款全白的Dunk SB,經過自己對圖像、物料、油漆等的考究,嘗試自製出來並帶到現場跟其他人一起分享波鞋帶來的喜悅,我想這也是今次香港首次舉行的Sneaker Con,對香港波鞋文化帶來的思考題吧。」

對每個Sneakerhead來說,波鞋是一個無底洞吧。(陳嘉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