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經典】金馬影展海報向《春光乍洩》致敬 王家衛親自挑選

撰文:潘宛沚
出版:更新:

「不如我哋由頭嚟過。」何寶榮對黎耀輝說。回首過去,《春光乍洩》已是二十年前的事。1997年,中國國旗揚起,何寶榮渴望的重新開始終究不能實現;就像黎耀輝最後坐上台北捷運,一直駛向前方。二十年後,《春光乍洩》再度去到台灣,今年10月舉辦的金馬影展最近公佈了兩款海報,就是向這部王家衛的代表作電影致敬。
繼前年張叔平以胡金銓的《俠女》(1971)設計海報,台灣金馬影展今年再度以香港電影為海報主題。《俠女》與《春光乍洩》,分別是香港在七十年代及九十年代的經典作。20年前,王家衛憑《春光乍洩》在康城影展奪得最佳導演,二十年後香港的電影業又可否「由頭嚟過」,回到那美好的時光?

今年金馬影展其中一款海報取材自《春光乍洩》天台一幕。(劇照)

海報再現經典場面   伊瓜蘇瀑布就像一場夢

我終於明白佢點解可以咁開心,喺出面走嚟走去,因為起碼有個地方可以番轉頭。
黎耀輝
電影中的同志戀人從香港來到阿根廷,1997年的背景令這次逃離更富深意。(劇照)

我們帶不走銀幕上的影像,但影迷總會想留下光影,特別是電影中的一些場景。今年第54屆金馬獎的海報分粉絲版和影癡版,粉絲版就將《春光乍洩》經典的一幕擺上海報——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的天台上,何寶榮擁着黎耀輝,很快又分開,站在一旁,離離合合,從香港到阿根廷。海報設計者方序中在這一幕中加上飛揚的電影布幕,「其實電影這塊布幕亦如飛毯,可以帶你至世界盡頭,也能在愛與離別中,咫尺天涯。」金馬獎的網站如此為設計寫下註腳,但飛揚的不單是布幕,也是香港人。

雖然兜兜轉轉走咗好多冤枉路,我終於來到伊瓜蘇,我覺得好難過,因為我始終覺得,企喺呢個瀑布下面嘅應該係兩個人。
黎耀輝
最後來到瀑布的,只有黎耀輝一人。(劇照)
伊瓜蘇瀑布出現在燈上,彷彿預示了瀑布和二人的關係終究會燈滅。(劇照)

另一款影癡版海報,則是重現《春光乍洩》中的伊瓜蘇瀑布場景。「對我來說,電影就像一場夢,而主視覺中出現的那個瀑布,就象徵着夢境。在創作時我將自我投射成主視覺中的人物,而瀑布代表着夢想的世界,兩者從小到大,建構出完整的電影感。」方序中曾為多位著名台灣歌手設計專輯封面,有「唱片設計大師」之稱。他擅於將歌曲融入設計,將音樂的感覺視覺化,而這款海報也是透過《春光乍洩》的伊瓜蘇瀑布將感受立體化。當黎耀輝一個人來到瀑布,他會否希望這不過是個夢——一覺醒來,何寶榮又會回到他的身邊。

左圖是上年的金馬獎海報,向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致敬。右圖則是前年的海報,靈感源自胡金銓的《俠女》。(網上圖片)

歷年金馬海報 向楊德昌、胡金銓等大師致敬

上年金馬獎海報中,少年手拿電筒照向天,正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1991)的男主角小四。設計師黃海是著名海報設計師,《一代宗師》、《黃金時代》、《念念》等的海報皆出自這位「中國華人電影海報設計師第一人」之手。他希望借電筒照天的畫像表達「電影之光:回看來時,照亮前行」。再回顧前年的金馬獎海報,這束光也照亮了七十年代的電影黃金時期。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小四經常到電影片場玩樂。(劇照)
張叔平為《俠女》的楊慧貞染上七彩顏色,也呼應了電影業風光的七十年代。(網上圖片)

2015年第52屆金馬獎邀請電影美術指導大師張叔平設計海報。11次獲得金馬獎技術獎項的張叔平,正正要向曾在康城影展上獲得技術大獎的《俠女》致敬。如果《春光乍洩》的1997年是落寞的,《俠女》的七十年代則是喧囂的。除了許冠文的喜劇片和李翰祥的風月片,當年又盛產武俠電影,張徹鏡頭下的陽剛大俠與胡金銓的女俠們並駕齊驅。既剛且柔的女俠不時受女性主義學者稱頌,擺脫了男性凝視(male gaze),但張叔平設計的《俠女》楊慧貞卻一身彩色,有別於電影中的素白裝扮。沉默寡言的俠女在四十年後依然吸引男性,或許這種女性形象正是魅力所在,引誘我們回眸那七十年代的時光。

《俠女》中的楊慧貞一身素白,加上性格剛烈,不難想像能受到女性主義者青睞。(劇照)

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為慶祝王家衛的電影公司「澤東電影」創立25周年,回顧了一系列的王家衛電影。今年《春光乍洩》再度在大銀幕上重演,將於金馬影展放映。電影中的黎耀輝羨慕台灣人小張,因為至少他還有個家;近年不少香港人移居台灣,就像二十年前的黎耀輝,反反覆覆,彷彿又「由頭嚟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