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穗會為船一】乘客劉清華張貼失物告示 等待途人認領

撰文:楊文娟
出版:更新:

如果跟一個地方可以花五個月相處,比起平日匆匆路過的人,一定能看到更多不一樣的風景。2017年夏天開始,三位年輕藝術家,劉清華、陳楚翹、葉啓俊與中環藝穗會(Fringe Club)日見夜見五個月。
藝穗會的建築外形似一艘貨輪,未填海前曾經位處臨海邊界,此次展覽的策展人羅偉珊以客貨船為意象,帶着藝術家探索「客貨船」過去的種種。五個月的駐場,就像五個月的航行,「歸來」後三位藝術家的作品散落整個藝穗會--陳麗玲畫廊及咖啡館內乃至藝穗會建築外圍,參觀人士可跟住地下箭嘴遊走整個空間。
記者向各參展藝術家發出同一個問題:「我本來以為_________,然後我發現__________」,讓藝術家解說駐場五個月的經歷和發現。

我本來以為記憶是屬於個人的,然後我發現,它終將散落於不同物件及建築物之間。
劉清華
作品《失物招領 - #02描圖者》,收集了不同人最早的記憶,搭上一架船,在一片海浪中來來回回。(鄧倩螢攝)

從身邊人身上尋找與城市的關係

藝術從來不是憑空幻想而來,藝術家做創作時,經常需要做很多資料搜集。雖然藝穗會於1983年才成立,但建築的歷史已上百年,藝術家在此駐場五個月,想必早期也經歷過吃歷史資料吃到飽的狀況。藝穗會現址最早用作牛奶公司倉庫,更曾一度是牛奶公司總部所在,直至1976年牛奶公司與政府交換土地,倉庫遷到新界,而原址便廢置了多年,重新啓用是六年後香港外國記者會的遷入。

藝穗會的建築外形,就像一艘船。(香港旅發局)

說起牛奶公司,儘管能從維基百科找到它的資料,但現代香港人大多對它並不了解。它是香港最早生產牛奶的商業公司,早期還在薄扶林建立了牧場,從英國引入八十多頭奶牛,實現了香港人自己喝的牛奶自己生產,可以說在香港人喝牛奶的歷史中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即使牛奶早已不是牛奶公司最重要的產品,但現今的牛奶公司卻依然與香港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惠康超級市場、香港7-11便利店、萬寧藥房等等均屬牛奶公司旗下。

對着這些歷史資料,大多數人看一眼已半打呵欠,90後藝術家劉清華也不例外。「我不喜歡以這種形式認識及理解一個地方,重溫一次大歷史對我而言,意義不大。」

《失物招領 - #01等待認領》,藝術家把三手、四手的物品張貼在告示板,尋找失主。(鄧倩螢攝)

91年出生的劉清華以往的作品,經常收集別人過去的回憶及故事碎片,曾出版作品集《Last Time You Cried》、《Toys Remade》。於是,此次以藝穗會作起點的創作計劃,同樣從打聽身邊人與藝穗會的故事開始。

「原來我爸以前經過這個地方去送煤氣。」劉清華喜歡以這個形式和狀態了解一座建築或城市,當她愈問愈多,無意之中發現原來人的記憶是很模糊的、很容易失去的。作品《失物招領 - #02描圖者》,劉清華訪問了二十多人,關於夢和最初記憶的回憶,發現每人重述回憶時,就好像展開腦內一段不知目的地的旅程。作品重現每人重述回憶時的零碎短句,乍聽之下很難明白他們在說什麼,但配合視覺畫面呈現移動中的船,或許你會意會到靜默、停頓、茫然、空白,原來也是記憶的一部分。
 

《失物招領 - #03沒有終點》的窗框是劉清華從軒尼詩道拾來的,講述的是從前外勞工人搭客貨船離港回鄉的故事。(鄧倩螢攝)

那些等待認領的失物告示

正正是這個契機,劉清華開始好奇自己短短的27年個人歷史,愈想愈深時,她發現了人捉不着自己的回憶,但物件及建築附注了我們的回憶和歷史。就如生命會結束,但博物館文物象徵了永恆。作品《失物招領 - #01等待認領》,她故意重用藝穗會於雲咸道的告示板,將之變為「失物告示」,為主人與失物製造一個重遇的機會。這些失物乃別人的過去隨身物,都是劉清華從二手市場收拾來的,所以告示版上沒有拾獲日期,反而清晰地描述物件的狀態。「其實我希望放大人曾經使用的痕跡。」劉清華說。如果失物主人看見小熊的鼻子損了,回想起從前的生活,或許路人經過藝穗會的「失物告示」,也想起了什麼,藝穗會與路人之間已不再全無關係。
 

「客貨船軼事」參展藝術家,左起:劉清華、陳楚翹、葉啓俊。(鄧倩螢攝)

藝術家Profile

劉清華,2014年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作品涉及錄像、動畫、裝置等元素,探索城市景貌的變化,着眼於不同媒介本身的獨特性及其質感之可塑性,亦有參與插畫和繪本的創作。曾獲「香港第二十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新媒體藝術組別銀獎及本地最佳作品,並曾於奧地利林茨電子藝術節、蘇黎世、維也納、日本、台灣及香港等地展出。

「客貨船軼事」展覽Poster。(藝穗會)

「客貨船軼事」展覽

日期:即日至1月30日

地點:中環藝穗會(中環下亞厘畢道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