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三月】Sónar+D再次走進科學園 電音以外的創意新媒體藝術

撰文:黃正軒
出版:更新:

Sónar是電音盛事,而同場設有的Sónar+D,則是推動數碼創意科技和藝術的園地。
參加科技工作坊及講座,觀眾可接觸不同領域頂尖人才,學習交流,見識實踐創意、概念演變為成品之過程,認識箇中技術智慧。
MarketLab繼續提供體驗各種創意產品及原型的機會,第二屆Sónar Hong Kong帶來大量活動,包括虛擬實景(VR)、擴增實景(AR)、人工智能(AI)、新媒體藝術裝置以及跨領域視聽匯演,展示不同創新理念,各自各精彩。

和田永《Open Reel Ensemble》

實驗藝術家暨音樂人和田永(Ei Wada)擅長使用非樂器製造音樂,無論是聲音效果、現場觀感和原理機制都非常奇特。

和田永將盛行於70年代的盤帶機跟電腦控制器連繫,再加入各樣舊家庭電器如直立電風扇、投影機和類比電視機(Anaalog Television)製造不同聲響,聽覺和視覺上出人意表。

New Reality Company: Milica Zec & Winslow Turner Porter III《Tree》

逼真的虛擬實景(VR)能令玩家產生猶如親歷其境的視聽體驗。New Reality Company的《Tree》代表着最尖端VR技術示範,去年入選美國Sundance及Tribeca電影節。

戴上VR裝置,觀眾可見證大樹種子發芽長出幼苗,逐漸生長成參天巨木的過程,感受大自然造化無窮奧妙。

Leafcutter John《Light Controlled Musical Interface》

對於喜歡聲音實驗現場表演、另類樂器的朋友,除了上述和田永外,來自英國的實驗電子音樂人Leafcutter John自是不可錯過。Leafcutter John原名John Burton,是水星獎提名的實驗爵士樂隊Polar Bear成員,私下也是一位創意多羅羅的發明家,他發明了"Light Controlled Musical Interface",運用特製的閃爍電筒和燈管,配合雙手舞動搖擺照射感應電路,製造出不同頻率的合成聲音。

半空舞動肢體影響聲音的玩法,令人想起世界最早的電子樂器特雷門琴(Theremin)。特雷門琴原理為利用手與天線構造距離遠近,改變電容大小,而影響其振盪迴路之振盪頻率。陰森聲效,多用作為早期黑白恐怖片配樂。

ReOrientate《¿ReAlity?》

吳德愷(Dekai Wu)。(Sónar Hong Kong)

ReOrientate是一個以香港為基地的國際新媒體藝術團隊,聚集了一班VR互動技術、AI及認知錯覺藝術等領域的高手和得獎藝術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文化背景各異,將新媒體技術結合超越時空的音樂語言,揉合多語歌曲及吉卜賽舞蹈,編排出魅惑迷人的現場表演,充滿異國風情,考驗古與今、東與西的人類文化分類界線。

ReOrientate由集電子音樂人、科學研究者、工程師、語言學家和大學教授等身份於一身的吳德愷(Dekai Wu)領軍。Dekai Wu專門研究認知科學,涉獵人工智能語言學習及電腦翻譯;也是多個地區的TEDx講者,曾出席不同國際盛事如Clockenflap、Art Basel及WOMEX,亦為世界經濟論壇及奇點大學等國際交流園地的常客。2015年獲德倍禮(Debrett's)選為香港百傑之一。

在《¿ReAlity?》視聽匯演,顧名思義是向觀眾提問「何謂現實?」ReOrientate演出者即時配合虛擬實景和物理現實中的動態來製作現場音樂。VR動態經AI人工智能轉譯為現實中似乎難以彈奏的樂節(Riff)。同時,現實環境中的動作亦轉譯成在VR中似乎不能呈現的樂節。兩種轉化一同交織成迷幻催眠的視聽舞蹈,頂尖水平的VR空間中呈現的姿態,跟現實環境中演繹的費明高音樂舞姿連繫起來。

1010《Tapping》

風動電子樂器兼動態雕塑《Tapping》。(Sónar Hong Kong)

香港新媒體藝術家劉浩知領軍的創意藝術團隊1010帶來的《Tapping》是一個風動樂器,彷彿生生不息、變化不定的聲音景觀(Soundscape),配合動態雕塑,聽覺和視覺上空靈清雅的表現方式,能令觀眾進入心境恬靜之狀態。

《Tapping》概念是解構我們對傳統樂器的認知,帶領觀眾體會當代新型樂器的無限可能。每個節點代表風動樂器的共嗚。當風力振動多個節點,就能產生像似風鈴的音響效果,鎮靜寧心。

技術原理方面,《Tapping》的確像一個「電動風鈴」。風起時,空氣流動令樂器開啟,發聲裝置發動。加速規(Accelerometer )收集到的數據改變特定節點上多個聲音參數。每個揚聲器不同的振動,最後集體產生音響分頻效果(Audio phasing effect);無聲的節點互相碰撞,亦會增加整個裝置的動力。

若將《Tapping》置於戶外,整個動態雕塑裝置形成一片奇特的人工地形,雕塑隨風起舞,穩定而精緻優雅的擺動,都令觀眾心靈得到片刻平靜。

Michael Spranger & Stéphane Noël x Pauline Yau《Das Fremde》

Das Fremde》為一群擁有人工智能的機械人組成之裝置。它們以熱帶雨林部落群體形式出現,更會實時發明語言和文化,宇母通過投射裝置現於牆上。觀察機械人文化發展,足以令觀眾反思在人工智能發達之現代,人機互動將會如何演變。

《Das Fremde》將會於Sónar+D香港站登場,香港藝術家Pauline Yau將重新佈置這個裝置。

Mutan Monkey《DIY Mutan Drone-Light Synth》工作坊

西班牙巴塞隆納拿團隊Mutan Monkey開發之DIY Mutan Drone-Light Synth是由相片感光元件控制的模擬合成器,是通過改變接收到的光量來改變聲波的電子樂器。

參加工作坊,觀眾經Mutan Monkey成員指導自行製造Mutan Drone-Light Synth,成品更可帶走。

Looking Glass – HoloPlayer One & Little Pepper

觀眾可於MarketLab體驗Looking Glass開發的3D立體全息影像互動技術HoloPlayer One

香港電子音樂社 Hong Kong Electronic Music Society《Eurorack Modular Synth Demonstration》講座

Timmy Lok示範使用Eurorack Modular Synth。(Sónar Hong Kong,原圖為Vic Sing@Music Surveillance攝)

香港資深電子音樂人Timmy Lok活躍於本地獨立電台界逾30年,為Minimal、Juno's Infant、Phantom及Self-Ox Randomness等電音組合的成員兼創立人。Timmy Lok自80年代起便跟無數主流和獨立音樂單位合作寫歌、編曲和混音,合作對象有Moloko(英國)、 John Rose(澳洲)同Jan Lamb(香港)等;2016至17年更與日本電音先鋒松武秀樹的Logic System同台演出。

Timmy Lok近年積極推動本地電音文化和技術傳播,早於2013至15年於香港電台策劃並主持《玩創電音》節目,介紹電音創作與製作,以及科技歷史之演進;去年10月他成立了香港電子音樂社

Timmy Lok聯同香港電子音樂社一眾成員,將於Sónar Hong Kong舉行一次小型Eurorack Modular Synth講座及示範。

Hanson Robotics – 人工智能機械人Sophia講座

人工智能機械人Sophia面部表情逼真,情緒反應生動,她曾在訪問中「戲言」要「消滅人類」,成為國際傳媒寵兒,更剛獲得沙地阿拉伯公民身份。

不說不知,Sophia製作商Hanson Robotics是一間成立於2013年的香港公司。今年Sónar Hong Kong,觀眾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位香港之光,真正人機交流。

Sónar Hong Kong
日期:2018年3月17日(星期六)
地點:香港科學園(科技大道西2號)
官網:sonarhong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