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博物館】學者:應成為文化權威

撰文:吳世寧
出版:更新:
丁穎茵希望博物館能更進一步,成為有如知識發電廠的文化權威,提供更多想法予入場觀眾。(黃寶瑩攝)

策展人、博物館學學者丁穎茵,曾多番進行博物館的觀眾研究。在香港藝術館的調查研究中,她發現,原來許多觀眾分不清自己身處的是「藝術中心」還是「文化中心」;康文署公佈的香港博物館調查中,觀眾滿意度極高,但丁穎茵發現,有些觀眾滿意的卻可能只因「乾淨廁所」或「漂亮海景」。「這是因為香港藝術館在香港人心中的存在感很薄弱。我會希望博物館能更進一步,成為一個如同知識發電廠的文化權威,投放及發射想法。」

現於浸大視藝院任教博物館學的講師丁穎茵,曾赴英國修讀博物館學,亦曾於布里斯托巿立博物館(Bristol City Museum and Art Gallery)、巴斯東亞藝術博物館(The Museum of East Asian Art)、樸茨茅斯巿立博物館(Portsmouth City Museum)等工作,在香港亦曾多次受香港藝術館委託作觀眾研究。透過研究,她發現只有大概2到3成的觀眾認同,其參觀藝術館的目的是為了向有藝術價值的展品學習。大部分市民未能認同香港藝術館,丁穎茵認為這是因為香港博物館歷史短,相對歐美國家的博物館動輒有數百年歷史,香港的不過短短50幾年,未能在社會及市民心中奠定位置。「加上博物館從來不是香港政府架構的中心。它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管轄,連『康樂』也行先,訂場打波比去博物館更重要,那大家又怎會覺得去博物館重要呢?」

瑞典Museum of World Culture開幕展覽的這幅作品受到當地回教族群批評,但館方沒有任何迴避,更擔任平台角色,讓各界交流討論。(Museum of World Culture)

曾有調查指出,香港人平均只願花55元入場費參觀M+。香港人連50多元的博物館入場費也不願付出 —— 博物館於港人,好像只是一個可抖涼避暑,順道望兩望藏品展覽的消閒去處。但丁穎茵認為香港博物館應肩負更大的文化責任,不應止於「編年史」式由古至今的在玻璃櫃裡展示文物或藝術品 —— 「博物館所得的是公共資源,就更應主動的思考社會責任,討論跟大眾有聯繫的文化議題,甚至在某程度上推進文化議題,成為文化權威。」丁穎茵說。再回想香港博物館的展覽——新界民俗、粵劇文化、青花瓷、太空航程,都似是教科書式的說文解述,博物館要推進議程?好難以想像。但丁穎茵引用了澳洲國立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前總館長Dawn Casey的說話:「他曾講過,不希望沒有人去挑戰他的博物館,他希望他的博物館有強硬的立場,把應說的話說給澳洲人聽。」她又稱讚位於瑞典的Museum of World Culture,指其開幕展覽時一幅作品受到當地回教族群批評,博物館館方一直擔任平台角色,供公眾及不同持份者對談交流,顯示其重視包容的價值。

丁穎茵亦希望,香港博物館的員工能更具視野,不應滿足於技術性的展示展品及相關資料。「物件也是人的故事,要想想怎樣才可讓觀眾感覺到當中聯繫,譬如書畫換一個角度看,可否講人跟自然的關係?」博物館做得好,要成為民眾心中的文化權威,得到認受性,才能受到觀眾信託。「因為博物館是公營機構,它為我們保護我們文化中最珍貴的事物。」丁穎茵說。

 

(「再思博物館」系列十一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