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博物館】藝術家:須重新走入群眾

撰文:陳穎然
出版:更新:

香港藝術館閉館期間,藝術家林東鵬、鄭婷婷、黃紹全及謝斐舉辦外展工作坊,中學生樂在其中,與藝術家有講有笑,甚至對藝術品提出不同意見。細問才發現,他們平常覺得藝術館很沉悶,因而從未踏足。另一方面,藝術家亦感到藝術館與公眾的距離很遠,這種距離感從何而來?

4位年輕藝術家(左起)鄭婷婷、謝斐、黃紹全及林東鵬舉辦藝術工作坊。(陳焯煇攝)

林東鵬召集約30人,一同整理藝術館的過去,構思工作坊及遊戲,最後投票,整合成兩個工作坊。活動以遊戲的形式,讓小學生及初中生重新與藝術品接觸。

本地藝術組合CoLAB和非常香港合作的藝術裝置「C.卡車」大受行人歡迎。(政府新聞公報)

謝斐認為博物館可以從生活出發,將藝術融入生活,「不必明言藝術,但達到藝術的目的。」團體Assemble令社區重生而獲得英國藝術大獎,以及尖沙嘴梳士巴利花園藝術廣場的藝術裝置「C.卡車」都是成功例子。

 

謝斐說:「藝術館閉館是一個好機會,重新接觸群眾。」

「藝術館原意是讓人觀賞藝術,但愈接近它,距離反而愈遠,好像有極高的門檻。」鄭婷婷擁有藝術教育經驗,認為當藝術融入其他東西,與人的關係變得更親近。今次選取藏品時亦考慮小孩的喜好,讓藝術品成為任意拼貼在紙箱機械人身上的大魚和足球小將。

小朋友穿上自行創作的作品,介紹作品時亦一臉興奮。(陳焯煇攝)
圖為吳冠中真跡作品「雙燕」。(香港藝術館網站)

藝術品又可以是一道道謎題,讓中學生跟著線索畫出傑克梅第(Alberto Giacometti)的「狗」、猜吳冠中「雙燕」的樹在左邊還是右邊,從而加深他們對藝術家及作品的了解。藝術館甚至變成參加者爭相奔跑尋寶的場地,與以往寧靜的氣氛大有不同。

「香港人對藝術的抗拒和恐懼,和其他地方無法相比。」黃紹全指,大眾樂於對他的設計品表達想法,但若果那是藝術品時,大家都會認為「藝術是不可討論」而噤聲。而藝術館的權威更令觀眾不敢質疑,只會被動地接收,而非刺激思考。林東鵬則認為對藝術的距離感是全球皆有,由於某些藝術語言系統主導及限制,加上接受的藝術教育不同,「不熟悉的東西就會造成距離。」

 

而展品與大眾沒有關聯亦是另一原因。在準備工作坊的過程中,林東鵬發現一批舊香港的歷史繪畫。他認為隨著時代變化,這些與城市有關的作品能夠與當下緊扣,適合再次展示及深入發掘,「其實館藏可以和我們很近。」

 

(「再思博物館」系列十一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