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公廟體育館設計似足安藤忠雄建築 這兩種外牆工藝成關鍵

撰文:來稿文章
出版:更新:

廣闊的藍天之下,一個男人在平坦恬靜的路上跑步,翠綠的山林旁,一座灰色建築物依山而建,只四層高、簡約優雅——在新建的車公廟體育館照片刊登在一個國際建築網站後,香港的社交平台上開始熱烈討論這座建築,都說以為照片在台灣或日本拍,無法想像這原來是香港建築。在專欄解構各國建築多年、剛出版第五本《築覺》系列書籍的建築師許允恆(Simon),認為這種驚訝其實源自我們一直對體育館的印象,香港公共建築如巿政大廈,在回歸後也逐漸起了變化。「我們一直去的體育館是怎樣?就像駱克道那種,一座巿政大樓,什麼部門都有,球場塞在街巿、圖書館之中。」
文:陳嘉文
圖:余俊亮、受訪者提供

體育館的建築外觀,線條簡潔,顏色清簡,外牆主要用上清水混凝土,沒有繁雜的裝飾。親眼看見這座話題建築的一刻,Simon 說,如今香港的公共建築,設計和工藝的確進步了不少。

「人們常說這樣的建築有日本的味道,那是因為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建築特色是用上不少清水混凝土,希望建築物能呈現建築材料之美,不作遮掩。」在結構功能上,清水混凝土與一般混凝土無異,但它的表面平滑得多,可直接作為完成品,毋須再於表面修飾批盪。

車公廟體育館去年落成,尚未正式開放使用,最近有國際建築網站刊登它的照片,引起討論。(余俊亮 攝)

「單看清水混凝土的工藝水平,可以說是比以往都有很大進步。」Simon 帶我先用手摸摸路邊石壆,然後再摸體育館的外牆。「同樣是混凝土,但外牆是平滑得多。」因為混凝土直接成為建築物的外觀、不會再加以修飾,現場施工的工藝水平成為關鍵。清水混凝土表面是否能做得平滑,取決於混凝土的模板,與及在混凝土倒進模板後,工人放入「震筆」把混凝土震搗、排出氣泡。Simon 在7年前出版的《築覺:閱讀香港建築》之中,就曾提及赤柱巿政大廈的清水混凝土效果不錯,但仍與日本施工的水平有一段距離,外牆仍有顏色不均的問題。

+1

功能以外亦重視與環境連繫

除了清水混凝土,值得仔細看看的還有另一種外牆工藝。我們走到體育館入口,兩邊牆同樣也是混凝土,但表面多了不規則的像木紋的坑紋。「這是真的木紋,刻意用有深刻木紋的木板來做模板,所以出來的混凝土,就壓上了木紋,是保持用混凝土作表面、以材質營造設計的效果。」

+3

而若把視線再拉闊一點,站到體育館對面的行人路看,這座建築與背後的山林,在規劃時刻意地嘗試產生連繫。根據建築署的描述,「體育館的佈局層層遞進,將山巒引入不同空間,保留村民崇拜風水山的傳統。我們希望項目不限於提供運動設施,更能成為一個公共休閒場所。」Simon 走到汽車入口旁觀看,「建築師的確是想把建築與當地環境相呼應,你看這條露天樓梯,直達平台花園,花園與山坡樹林連成一體,這樣的設計,讓環境提升建築價值,透過建築,人可以更好地欣賞、融入環境。」而室內的空間佈局,採用沒有空調的開放式通道、中央庭園,也是一種新嘗試,締造更多讓人停留的空間。「以往打完波就走,基本上除了等人,你不會想在大堂停留。但這裏有空間讓你從球場出來後,與人閒聊一下才離開。」

車公廟體育館背靠山巒,球場以外建造了不少室外庭園,讓建築物與環境融合,人們在建築物之中也可以享受整個地理環境。(余俊亮 攝)

他認為,這是一種進步,「讀書的時候,我們就是學習怎樣才是優秀的建築呢?一座建築,當然要滿足到功能上的需要,這就是過往巿政大廈做到的。功能之後,就是美學;然後是建築也應該對人有價值。再優秀一點,就可能是講求對環境有所價值、對歷史人文方面有價值」。

千禧前後公共建築美學躍進

Simon 所說的多功能巿政大廈,是政府於80年代至90年代為滿足人口急速膨脹的社會需要而大量興建的,例如1986年落成的駱克道巿政大廈,樓高12層,地下至2樓是室內街巿與熟食中心,3樓至5樓有自修室與圖書館,7樓至9樓是不同政府部門如食環署與康文署的辦公室,體育館則分配在10樓至12樓,包括有多用途主場、壁球室等。1989年落成的旺角花園街巿政大廈與上環巿政大廈,佈局與駱克道相似,逾10層高的大樓,一座建築物盡量滿足各項民生需要,建築物只講求用盡每一寸土地,少談使用者的體驗、建築的美學。

「直至2000年左右,這類公共建築,開始產生了變化,最明顯的分別,是把街巿與文康設施分開 。」2001年,將軍澳體育館獨立建成一座建築,旁邊是運動場與公共圖書館;2006年,赤柱體育館與圖書館建築群落成,分別建成兩座建築,以中央庭園分隔。Simon 認為,赤柱巿政大廈是個轉捩點,不止是運用了清水混凝土、佈局更具空間感等,而且不同社會功能的公共建築,不再只以分層分隔,而是以空間和區域分隔。「其實社會也與80年代不同了,新一代的家庭對傳統街巿的需求少了,超級巿場已滿足了大部分日常生活所需。而即使再建室內街巿,排水等技術也大大提高,做到了地面不濕滑的,更講求衛生。」新建的街巿,也不再一定有熟食中心,而改以餐廳代替滿足居民飲食需要。

不過,當車公廟體育館落成,只因為外觀像極了日本建築與台灣建築,在坊間眼中已是一種重大突破,這似乎也正反映香港公共建築雖然有進化,但仍然落後不少先進城巿。在這20年,Simon也看見過不少失敗的例子,例如2003年落成的中央圖書館,退化成只做到了圖書館功能,而在美學上與作為公共建築應有的公共性也有其缺失。巨額金錢花掉,寶貴的土地又用了,卻總是換來談不上好的公共建築,問題之一,是在於外國不少公共建築皆開放設計權,以舉辦公開設計比賽的形式,吸納年輕而貼地的設計,但香港一般是循政府招標的傳統方式規劃,中標的大多是大型建築師樓與承建商,令本地建築師很少機會參與公共建築設計。Simon認為,要解決問題也並不容易,癥結在於政府思維愈趨保守,而議會中少人懂得審議工程的人其實少之又少。香港下一次再出現讓人禁不住說「哇,咁靚嘅?」的公共建築,希望不用再多等20年吧。

+5

延伸閱讀過往美學訪問:

荷蘭設計師情迷香港街道美學 推動市建局保育中上環唐樓

尋找港產字體美學 搵食文化孕育香港造字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