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用想像力抵抗共產政權腐敗與暴力 用混凝土來表達實踐

撰文:moom bookshop
出版:更新:
+12

建築是什麼?建築是不斷再生繼而幻滅的身份認同,是意識形態的烏托邦想像。在高加索,在波羅的海,在中亞,建築成就了另一種蘇聯地理學。

文:moom bookshop | 圖:《Frédéric Chaubin. CCCP》

混凝土佐以烈焰的火葬場,凌駕於屋頂上的侵入式飛行茶托作為科學研究中心──攝影師 Frédéric Chaubin 在攝影集《Frédéric Chaubin. CCCP》記錄了 1970 至 90 年代蘇聯時期的建築作品。詩性的構圖與藉由影像的再現,展現了超出於建築本身能夠給予的想像。

以建築作為想像中介,進而描繪整個宇宙,Frédéric Chaubin 的作品可被看待成「皮拉奈奇(Giovanni Battista Piranesi)式地景」。行屍於世的文化碎片,飄浮於空間與時間之流的紀念碑,恰恰都是關於人世、土地與政治的血肉與石頭。

在所謂史太林式建築(Stalinist architecture)之死──1950 年代後,在此時期沒有任何所謂群體和主流。這些建築物控訴的是某種遍地開花的,腐爛政權的暴力狀態,其極權主義結構及宣揚跋扈,使建築本身在影像中造就了粗獷的苦行式美學,並同時宣示了蘇聯政權的末日。

法國攝影師 Frédéric Chaubin 在 1994 年到 2013 年擔任雜誌 CitizenK International 的編輯;而後開始接觸底片攝影。此書由 Taschen 出版社出版,曾獲得法國佩皮尼昂 FILAF(International Art Film and Book Festival)建築類書籍首獎。

尋書地圖——

moom bookshop 進口攝影書專門書店

【自moom bookshop授權轉載,標題為編輯撰寫。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圖片來源

延伸閱讀:微縮場景模型Miniature|攝影漏斗酒店汽車摩天輪奇異風景錯覺

+21

延伸閱讀:意大利隱世攝影師8000「偷拍」照片出土

延伸閱讀:1980年代中國孩子穿越童年尋回國家發達前|秋山亮二

延伸閱讀:泳池少女水著照片如畫 結集空靈純淨凝結時空|Maria Svarbova

Maria Svarbova

延伸閱讀:廢墟探險|奈良 Dreamland 圖輯延伸閱讀:橫浪修新作 拍出馬格列特風格

延伸閱讀:啪啪啪紙啪出肖像畫密集真相細思極恐|Bubble Wrap Portra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