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建築】曾棄建築師身分推動建築視野 朱競翔突破積木樓限制

撰文:麥婉婷
出版:更新:

由預製組件(precast)築起的「積木樓」,一直遭人非議,而「積木組件」同樣備受質疑,但是一座建築的質素,怎會只跟其組件或建造方式有關,技術、用料、取材,同樣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由中文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朱競翔領導的團隊,他們獨家預製組件的建築系統,推翻了人們對預製的偏見,他們的設計於《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展出之餘,更重要的是讓人看到快速成形的預製組件建築(prefab)的潛力,打破快速等於低質的捆綁式聯想,雖然這設計尚未用於香港上,但仍為本地建築界帶來另一種新視野和方向。
攝影:吳鍾坤、部分圖片由中文大學建築學院提供、網上圖片

「斗室」是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參展作品,結構巧思跟中國古代建築技法連繫。

棄建築師身分 推動建築視野

於2004年至2008年期間,朱競翔教授曾經放棄建築師角色,不再設計和起樓。曾與內地城市和經濟發展速度並行的他坦然表白:「當時人變得朦朦朧朧,實在不想做太多事情,只想專心做好一兩件事。教書同時要賺錢,又要做研究,人也累了。一個人,甚至國家,比較的並非成就有多少,而是對未來、明天的想法有多少。」所以早已為政府和開發商完成佔地總計100,000平方米建築項目的他,即使明白內地有排山倒海的工作可讓他參與其中,於2004年抽身離開中國建築行業,轉到香港教書。

雖然他笑言不想太快便累死,但言談之間看到他心底裏其實還是對建築有憧憬,「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去挑戰,往後也不會去挑戰。香港地方條件優越,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除了授課外,也慢慢建立了一支固定人數的研究團隊,繼續進行早在博士畢業和內地授課期間已開始的建築物結構系統研究,透過觀察、分析更多的建築古今案例和解讀社會現象,開發出「輕型複合建築系統」和「輕建築」(預製組件建築一類的建築),並將她們帶到世界。

除了方便建造外,「斗室」也帶有濃濃玩味,可讓使用者樂在其中。

改寫「樣辦房」形象的預製組件

「系統,是很有潛力的。」研究團隊其中一位成員劉鑫程說。事實上,朱教授團隊的系統易於拆卸、運輸、改裝,同時亦能組合出百變外貌,既抗震又防風的建築。自第一座「輕建築」面世後,他們以系統先行、快速落成的預製組件建築,變為一個解決偏遠、資源貧乏或災後重建區土地規劃與建築問題的首選策略方向,世界上已經有近百座由他們設計的預製組件建築,散落於非洲、中國,甚至歐洲,應用在不同土地的建築項目上,取代了人們印象中的「樣辦房」。當中最受歡迎、只花兩天便可搭建完成的「斗室」(Dou Pavillion),於《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代表中國建築發聲,這已有47種變身的「格子屋」設計,以商業產品姿態被推廣至國際市場,改寫了預製組件建築那「單一」、「醜怪」、「不是建築」的固有負面形象,亦盡顯香港產品一直着重的「快、靚、正」,還有慳錢、慳時間、慳工夫但又不失實用,並符合世界市場和社會實際所需的精髓。

格仔有高低凹凸,可靈活地變出不同遊戲。

「預製組件建築一定是依賴科技技術進行的,古代的兵馬俑,每個都是有點差別的,看上去很相似,但仔細看,每張臉都不一樣,那是最早的預製組件,建基於高度的工藝,然而因為由不同工匠負責,所以每個都不一樣。20世紀有了工場,工場是非常有效率的,因為是機械生產,所以成品的差異變得非常少。」朱教授以日常手機作比喻,「你的手機跟我的可能有一點差別,但提升了產量同時帶來另一個問題,就是無身分(no identity),所以要品牌化產品,可是來到當代又變化了,因為新技術產生很多新變化。我們的標準化已經走到了這一步。這個是訊息時代的標準,高度尊重Identity,每一個產品都有變化,這個變化是很有意義的。返回建築,每個地方的氣候都不同,哪怕只是馬鞍山與銅鑼灣,天氣也不同,建築也應該作出調整,而這需要建築師和客户一起合作。」

由於不少建設位於遍遠地區,運輸是朱教授團隊重視的一環,使組件能折疊放置在貨櫃中。

預製組件進化 與技術並行

 有說朱教授提倡的「輕建築」,與建築師坂茂的紙筒建築相近,同是棄用石屎、混凝土、鋼筋,同是解決了災區建築問題,同時以輕為大前提,不過事實上兩者各有不同着眼點,坂茂是從材料方面入手來建輕建築,朱教授研究團隊則着重研究建築結構、材料、物理、施工方法,從而開發自己的預製建築組件和結構系統,再按建築項目所需而設計新系統,建設因地制宜,用途靈活又饒富個性的預製組件建築,系統是他們的設入點,是為了更有效簡化建築物的建造程序與施工方法,縮短建築時間和減低運輸成本,繼而令建築造價降低,紓緩前線建築的種種問題。「就算只是在中國,一個點與另一個點之間也有很不同的天氣變化。我們在歐洲做的格仔屋板材是通空,內地做的則是無孔的。

青海玉樹拉吾尕小學階梯形設計講求功能性外,同樣着重外在美,改變人們對預製組件的單一想法。

另外,為青海的建築項目,我們設計了組件大、不用太依賴人力組裝的系統,省卻工人要在高原體力勞動的需求;在肯尼亞的建築項目,我們就設計出簡單的,能快拆快組裝的系統,在將組件運輸時拆散組件,縮少建築組件的體積,節省運輸成本。」劉鑫程的解釋不只說明他們也會像平常建樓過程般,會到現場勘察土地、氣候等問題,兩個截然不同的個案也透露了他們並非只依賴一套系統,而是探索系統建樓的可能性。

位於非洲肯尼亞的MCEDO學校以運輸和建築大前提,只花一個半月便落成。

試想像組件來到肯尼亞,當地的普通市民可以一起花數天便「砌」一間學校出來,整件事情就等如家中自組家具搬到建築之上,當第一所「輕建築」衍生更多「輕建築」,形成群落,「輕建築」不其然成為一套開放資源(open source),讓平民百姓也能參與改善自己的生活空間,劉鑫程回憶說:「當地肯尼亞人也被我們的速度震驚了,請教我們怎樣可以操作吊機起樓,有些小朋友還問我們怎樣才能學好中文。想像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實踐,就是一件很難的事。」

朱競翔

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系博士,現居住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全職終身教授,曾奪《華爾街日報》中文版《中國創新人物獎》、《WA世界建築獎優勝獎(最高獎)》、《第二屆中國建築傳媒獎組委會特別提名獎》,並參與《第15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其預製組件建築先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為肯尼亞鄉村地區建造學校,四川自然保護區中心地帶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建築也使用了他這一設計系統。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