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展2021︱樊錦詩倡「數字敦煌」 扎根大漠半生的國寶守護人

撰文:轉載
出版:更新:

江南水鄉長大的樊錦詩,在敦煌堅守了五十餘年。她好似陪伴依偎在鳴沙山旁、波瀾不驚的月牙泉。風吹日曬皆不改澄澈,映照出敦煌的壯麗身姿與不朽風華。

樊錦詩與敦煌結緣的開始,其實是無心插柳。

文:文雅︱原題:此心歸處是敦煌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

1962年,從小嚮往莫高窟的她如願被選中赴敦煌參加實習。在此之前,她只在教材和書本中了解過敦煌,到了才知道,那兒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條件都算得上艱苦,在江南水鄉長大的她因為水土不服生病了,只能提前結束實習返回。沒想到一年後畢業分配時,樊錦詩再次被分配到了敦煌。父親因為捨不得女兒離家受苦,特意寫了一封求情信讓她轉交給系裏,但樊錦詩在深思熟慮後,覺得為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毅然再次奔赴敦煌。而在敦煌待得愈久,樊錦詩對敦煌的感情也愈深。因為堅守在敦煌,樊錦詩長期與丈夫彭金章和孩子分隔兩地,但丈夫理解她的抱負,懂得她對敦煌的牽掛和責任。在敦煌研究院的支持下,彭金章放棄了武漢大學的研究工作,調來敦煌與妻子團聚。

樊錦詩說過,敦煌像是她的宿命。這些年她不是沒有想過離開,但卻怎麼也走不了。艱苦的環境沒有嚇退她,與家人的分離沒有動搖她,因為她早已經將守護敦煌當成了自己的使命。

在莫高窟進行早期洞窟內容調查的樊錦詩

樊錦詩小檔案:1938年出生於北平,1963年自北京大學考古係畢業後,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五十餘年,長期從事石窟保護與管理、石窟考古方面的研究,被譽為「敦煌女兒」。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兼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2020年被評選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

樊錦詩是文物有效保護的科學探索者和實踐者,她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斷代。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保護規劃建設,探索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和方法,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的永久保存與永續利用作出了重大貢獻。樊錦詩深知,不能因為旅游而讓洞窟遭到破壞,亦不能為了保護洞窟而拒絕游客,應該在保護和旅遊兩者間取得平衡。上個世紀80年代,樊錦詩提出了「數字敦煌」這個極有遠見的構想。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經過十多年的科技研發,「數字敦煌」資源庫在2016年正式上線,全球觀眾可在線欣賞30個經典洞窯的高清圖像,全景漫遊這座人類文明寶庫。

季羨林曾在2000年敦煌百年慶典上,稱讚樊錦詩「功德無量」;2019年,樊錦詩獲得「文物保護傑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2020年,樊錦詩被評為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這些都是樊錦詩應得的褒獎和讚譽,是對她數十年守護敦煌的肯定。但就像艱苦歲月不曾動搖她的信念,榮譽亦不會。戴上耀眼光環的知名學者,與多年前那個拋下一切遠赴大漠投身敦煌考古事業的年輕北大畢業生一樣,懷揣著的那顆赤子之心,永遠為敦煌而跳動。

講題|我心歸處是敦煌
日期|7月17日(星期六)
時間|16:30 - 18:00
嘉賓講者|樊錦詩、顧春芳 (live-feed)
主持|吳建芳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議室S224-225

2019年,北京大學藝術系顧春芳教授為樊錦詩撰寫的傳記《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在內地出版,受到許多嚮往和關心敦煌石窟的讀者的喜愛。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在2020年5月出版了繁體版本。樊錦詩在自述中講述了自己與敦煌割捨不斷的緣份,介紹了博大精深的敦煌石窟和藝術,還細數了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員為守護敦煌石窟所付出的艱苦卓絕的努力。全書娓娓道來,帶領讀者了解深邃厚重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讀者亦能透過真摯細膩的文字,看到背後講述者樊錦詩對敦煌石窟的熱愛和虔誠。

蘇軾曾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而讓樊錦詩心安的地方,無疑就是敦煌。生於北京、長於上海的樊錦詩,義無反顧地投身大漠黃沙,將畢生心血都傾注於敦煌,被稱為「敦煌女兒」。就像感動中國授予她的頒獎詞——「捨半生,給茫茫大漠。從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輩的火,開闢明天的路。半個世紀的風沙,不是誰都經得起吹打。一腔愛,一洞畫,一場文化苦旅,從青春到白髮。心歸處,是敦煌。」

(轉載自2021年香港書展特刊。本文不代表藝文格物立場)

【閱讀世界:世界閱讀日專輯

【虛擬書室:上網打書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