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丹斯電影節】十米跳台前的衆生相 真實展現人如何面對困境

撰文:洪昊賢
出版:更新:

奧運跳水比賽一向是觀賞性甚高的項目,跳水健兒在十米高台上一躍而下,做出各種美麗花式。十米即是有多高?大概三層樓高。瑞典紀錄片導演Maximilien Van Aertryck 與 Axel Danielson,邀請了67個未跳過水的素人參與一次試驗,如成功跳下去將會得到30美金的報酬。

走在高台邊緣 跳或不跳?

兩位導演最先在網站發佈廣告,找到67個跳水素人,給予每人相當30美金的酬勞,讓他們爬上跳台,然後走到跳台邊緣。兩位導演用了六部攝影機拍下整個過程,情境跳台早已安排好,不過如果你認為參與者有了「心理準備」就錯了,影片裏不少在高台邊緣的參與者,還是面對着一定的心理掙扎。每個人的掙扎都有所不同,當中除了有參與者在高台上「互相鼓勵」,也有慢鏡頭展現跳水的微細表情與動作。

導演:「爬下來和跳下去同樣有趣」

兩位導演說,這部影片是心理學實驗,想記錄下困惑者的樣子,雖然在電影裏經常都會看到虛構的困惑,但置身在紀錄片的影像,卻能給予人強烈感覺。對他們來說,30美金不是獎勵,而是給參與者的報酬。儘管最終有七成參與者選擇「跳」,但決定打退堂鼓的參與者也是他們錄製的一個部份。

兩名導演(左為Maximilien Van Aertryck,右為Axel Danielson)希望呈現人類怎樣克服本能。(Riff,雷克雅未克國際電影節)

「我們想要客觀呈現人的行為,是研究型的影片。」兩名導演刻意表現攝影機的存在,以及攝影機對參與者形成的「壓力」——有時讓一些參與者「焗住」跳下去。這部《十米跳台》(Ten Meter Tower)其實是2017年辛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的參展影片之一,兩位紀錄片工作者希望藉影片呈現人類怎樣以勇氣克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