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FF選片】看見戰爭與難民:偷渡者也自拍

撰文:陳奉京
出版:更新:

敘利亞內戰五年,首次實現臨時停火協議;被戰火摧殘過的阿富汗、伊拉克,到現在依然未有真正的和平。去年的難民潮再次提醒人類,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一地之戰禍可以波及全球。我們從今年香港國際電影節中,挑出六部以戰爭爲題材的電影,它們並沒有直接描寫戰爭,描寫的是那些受戰爭影響的人。

《上帝花園的小孩》(The Land of the Enlightened)

導演:Pieter-Jan De Pue

《上帝花園的小孩》劇照 (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子彈沒有了用途,便拿去換食物,坦克也可以拆成鐵塊賣掉,美軍也將撤離,看似戰爭已經結束了,是這樣嗎?本片以結合虛構的記錄手法,七年間拍攝四群經歷阿富汗戰亂的小孩,他們中有採礦的、拆坦克撿地雷賺錢的、偷種偷運鴉片的,還有查檢走私的童子軍。戰爭爆發時,這些只有十來歲的小孩或許還未出生,戰火沒有殺死他們,但他們卻要以驚人的方式求生,滄桑也早早寫在了他們的臉上。

《流離父子》(Babai )

導演:Visar Morina

《流離父子》劇照(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有敘利亞難民之前,20年前的德國就是東歐難民、移民和偷渡客投奔歐洲的目標地點。故事發生在90 年代,科索沃深陷種族衝突和內戰的泥沼,父親把心一橫,扔下相依爲命的兒子 Nori 偷渡德國碰運氣。殊不知 Nori 不怕危險,決定以自己的方式到德國找爸爸。途中經歷種種考驗,看盡殘酷世界,Nori 能否成功到達德國,與父親團聚?

《戰火浮城》(Mariupolis)

導演:Mantas Kvedaravicius

《戰火浮城》(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同樣是東歐的烏克蘭,隨著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多個城市也需求獨立,和政府軍爆發戰鬥,其中一個受波及的城市就是本片拍攝的馬里烏波爾市。戰事結束後,導演帶着攝影機走訪戰後人生,不重梳理局勢,而是遊目四顧人民的精神狀態,如何重整生活。劇院裡,合唱團正爲勝利紀念日努力練習;漁人依然只是希望漁獲豐富;曾是鬥爭現場的鋼鐵廠,工人也依然專注地在工作。這個城市究竟有沒有因爲戰爭而發生變化?

《德昂》

導演:王兵

《德昂》劇照(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去年,緬甸政府軍在緬甸北部與當地武裝力量爆發戰事,大批德昂族難民越過邊境,逃往中國雲南。中國獨立電影導演王兵冒著危險,與難民共度日夜,用鏡頭記錄下他們三餐不繼、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活。

《北非偷渡手記》(Those Who Jump)

導演:Abou Bakar Sidibé / Estephan Wagner / Moritz Siebert

《北非偷渡日記》劇照(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北非國家摩洛哥,是非洲與歐洲之間的交通要道,數以千計的非洲壯男準備越過邊境的高圍鐵絲網。其中一名偷渡者拿着攝錄機到處拍攝,拍到了非偷渡者難以拍到的畫面。這位偷渡者最後也發現,從鏡頭裡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他說他逐漸愛上了攝影,在攝影時他能感到自己的存在。有人問他,攝錄機從何而來,他說是有人送給他的。那人正是本片導演。

《白武士神聖任務》(The White Knights)

導演:Joachim Lafosse

《白武士神聖任務》劇照(圖:香港國際電影節)

戰爭的慘況,我們都有眼見,但我們並沒有能力制止戰爭,到底能夠做些什麼?電影講述一個西方志願組織,到非洲國家乍得救助戰火下的孤兒。是否只要憑着善心和熱情就能改變世界?導演似乎不太認同,於是救助行動一波三折,組織內部也出現分裂,最後如何收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