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檳城走到台北 柯汶利的導演路:我知道自己要什麼

撰文:鄺曉恩
出版:更新:

做人有沒有夢想,最終還是會變成一條鹹魚。當你二十多歲,有穩定收入,有車,又可以買樓,過着看似一帆風順的生活時,為了「想做的事」,你會願意放下一切,離鄉別井,從頭適應另一種人生嗎?
這個年頭,夢想二字講得太多會被嫌棄。不說不談也可,最重要還是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來自馬來西亞的導演柯汶利沒有時常將夢想掛在嘴邊,但他說:「我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他從馬來西亞走到台灣,從金融才俊變為電影系學生,從金鐘獎衝向奧斯卡,一直踏實地向前行。
攝:陳嘉元 協力:采風

《自由人》故事改編自台灣最年輕的死刑犯湯英伸真實案件,那份異鄉人情感引起柯汶利的共鳴。(電影劇照)

愛面子性格 後悔也不能回頭

很多人會說自己自小夢想成為什麼什麼,柯汶利在以往的訪問提過對戲劇的興趣源於哥哥在學校戲劇社演出《西遊記》,今天請他再想,他沉思了好一會說:「應該是高中的時候加入了戲劇社,成日度劇本、指導演員,好熱血!從那時開始便很喜歡做這件事。」他說話時夾雜廣東話和國語,沉穩卻又有活力。

一早便認定自己喜歡戲劇,初中畢業後,柯汶利沒有繼續升學,打過不同的工,覺得從事廣告業可以構思創意點,又跟影像相關,便決心儲錢出國念廣告系。為了儲錢,他在匯豐銀行工作兩年,累積了新台幣300萬元存款,來到台灣世新大學雙主修口傳與公廣系。聽起來理所當然的一條路,其實有過爭扎,也充滿犠牲,像賭博一樣。

從前一個人住套房,家裏有傭人,平日又以車代步,可是來到台灣,變了四個人同住一間房,要自己洗衣服,整天走路。生活模式改變以外,柯汶利亦甚為冒險,拍攝《自由人》預算105萬新台幣,他取得45萬資助,意味自己要墊資60多萬,於是賣了車子,更向親戚朋友借貸,打算破釜沈舟。他形容情況就像把大樹連根拔起後,又重新撒種子一樣。一開始他覺得後悔,但笑說:「我是比較愛面子的人,那天從檳城離開,很多人來送行,帶着花、卡片、禮物,什麼一路順風啊、夢想成真啊,看着這些東西就知道,我已經沒有辨法回頭了。」

柯汶利現在語氣輕鬆,卻仍能從他說話時的眼神想像到那時侯的決心。結果他說自己「剛好真的有做到」,更憑着短片《自由人》於2014年台灣金鐘獎獲得最佳迷你劇、編劇、導演與音效四項大獎,又以這部短片獲得第55屆波蘭克拉考國際影展銀龍獎劇情片最佳導演獎、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劇作獎、美國尤金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短片等殊榮,而且衝入第88屆奧斯卡,入圍最佳實景短片獎前十名。一切得來不易,柯汶利回頭看,堅定地說:「我知道自己要什麼。而且只有當你犠牲愈多,手才會變空,才可以抓得到更多東西。」
 

《自由人》是公視學生劇展的短片,在電視的收視率不俗,網上也有不少好評。(電影劇照)

台灣機會較人多 但電影產業路還長

來自馬來西亞的柯汶利從小喜歡香港電影,到現在問他最欣賞的導演是誰,他還是會說:杜琪峯。深明馬來西亞是相對保守的回教國,柯汶利老早便有出國的念頭。最初他想去美國及英國,但因為成本問題,最後選擇了香港、北京和台灣。然而他最後沒有成為香港導演,為什麼?因為天意。那時他一次申請三個地方,心想:「我不管了,哪封信先來,我就去!」最後台灣跑出,他也慶幸自己來到這裏。 

「台灣人的想法比較樂觀,比較沒有那麼現實,比較願意做夢一些,別人也比較願意相信你的夢。」柯汶利如是說。台灣政府對電影的資助一向不俗,作為異鄉人,他自覺機會反而更多。「台灣對外國人其實蠻好的,他們包容性比較強,比較容易相信人,無意間機會也變多了。而且比起其他國家,台灣電影的平台跟管道比較多,至少有公開的提案,外行人要進這行業也相對容易。」

入行不是難題,但台灣電影產業的發展倒是令柯汶利有困惑的時候。看過《自由人》就會知道,柯汶利的電影風格靠近類型電影,但他坦言整個台灣的環境還沒那麼健全,做類型片要大量有經驗的人,知道每場戲的節奏和設計。可是台灣向來不是以類型片或商業電影見稱,於是相對技術層面的人,例如燈光和美術等職位,可能就要找國外團隊幫忙。

柯汶利覺得電影題材有時愈本土愈國際, 因為價值觀是大同的,重點在於拍攝的技巧和說故事的方法。(電影劇照)

在成功的路上必須低頭

跑進過奧斯卡,有了頭銜,路走起來的確輕鬆一點,但柯汶利回頭看也有過不少委屈。當初經驗不足,只是一個北藝大的學生,柯汶利直說:「誰鳥你呀?」

面對資深的工作人員,戰戰兢兢地問:「可以幫我拍個特寫……嗎?」因為不能只是要求,每個行動都要說為什麼。於是柯汶利悟出一個道理:「推回基本,你要比所有人都了解劇本和角色,才有辦法說服他們,目前在這個位置要犠牲一下時間,讓別人相信你可以一起合作,畢竟在成功的路上,你必須低頭。」

懂得低頭,也是要技巧,柯汶利發現自己身為馬來西亞人也許有這麼一種特色:「比較圓融。因為我們有不同的宗教、種族和語言,華人要做生意,落地生根,很多事情都必須要圓融。看我父親也一樣,凡事不會很橫的。」他回想在僑大念書的時候,有紛爭時,擋中間的永遠都是馬來西亞人。柯汶利說:「在這樣的脈絡下,我也有一點點遺傳到父親,當導演時很多東西必須協調,要做很多調整、變通,可能這也是強項之一吧。」

居台馬來西亞導演柯汶利。

導演簡介:柯汶利

生於1985 年,馬來西亞檳城人。2011 年世新大學口傳與公廣系雙主修畢業,現為台北藝術大學電影所四年級的學生。2014 年短片《自由人》入圍台北電影獎,獲波蘭國際影展和臺灣金鐘獎最佳導演獎,入圍第 51 屆金馬獎,並入圍奧斯卡最佳實景短片獎前10名。2015 年獲得金馬創投百萬後製獎,現正籌備劇情長片《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