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探秘】三百年前台灣風災多 清廷如何救災?

撰文:林君穎
出版:更新:

對生活在季風氣候帶、每逢夏季必遭颱風襲擊的台灣民眾來說,2020年7月沒有颱風生成相當異常,而且還是首次7月沒有任何颱風在西北太平洋活動,引發缺水的擔憂。不過,幸好8月一到立刻有兩個颱風來「解渴」。

颱風過境,經常造成城市內澇或山地泥石流等災害,那清代台灣,又是如何處理風災問題呢?

黑格比颱風雖未登陸台灣,其外圍環流帶來的豪雨讓台灣北部多處積水,但也緩解台灣的缺水危機。(中央社)

隨着經濟結構、生產技術與人口密度等增長,從前不易造成的風災農損與人員傷亡,跟着時代演進所造成的影響也愈大。17世紀荷蘭殖民者佔據台灣南部後,便興修農田水利設施,到了清代時,其水利建設隨土地開墾,從嘉南平原往南北兩方擴散。在埤圳灌溉下,讓人們迅速拓墾土地。不過,草地被開闢成農田後,在雨水沖刷下容易發生土壤侵蝕、助長河川淤積。而山區森林的開墾,不僅讓坡地失去水土保持,也會增加發生洪水的頻率,若是遇上台風帶來的強風豪雨,更會造成嚴重的損失。

在颱風肆虐下,莊稼可說是最大的受害者,過去的史料有眾多記載。例如:「康熙二十二年(1683)夏五月,大雨水淫雨連月,鄭氏之土田阡陌多被衝陷」、康熙六十年(1721)颱風所夾帶的大雨還導致「山崩川溢,田園沙壓」、「乾隆十八年(1753),秋八月,大風損禾;十九年九月,諸羅(今台灣雲林縣、嘉義縣市、台南市北部與南投縣西南部)大風,損禾」。

台北的灌溉水圳系統瑠公圳興建於清代乾隆年間。圖為1934年瑠公圳水門。(維基)

頻繁的農業損失,也讓於康熙四十六年(1707)來台赴任的台灣知府周元文為農民擔憂:「罹此災傷,收成似難期望」,發出悲涼之歎。除了造成農作物收成減少外,颱風強大的破壞力也讓許多台灣民眾無家可歸、流離失所、親人離世。清代台灣較為嚴重的風災傷亡,發生於距今約300年前、康熙六十年八月十三日(1721年10月3日),總計倒塌的房屋有九萬多間,死者高達數千人,甚至「浮屍蔽江」。

這場奪去多條人命、引發山崩泥石流、水災的颱風,有不少文人留下記錄,隨堂兄閩粵南澳鎮總兵官藍廷珍(1664-1730年)來台平定朱一貴之亂(1721年)的藍鼎元(1680-1733年),其所著《平台記略》載:「八月十有三日辛未,怪風暴雨,屋瓦齊飛。風雨中流火條條,竟夜燭天。海水驟漲,所泊台港大小船,擊碎殆盡,或飄而上之平陸。拔大樹,傾牆垣,萬姓哀號,無容身地」。

清代台灣民房多為土角厝,以稻草攪泥日曬後所製成的土墼堆棧成房屋牆壁,並用稻草、瓦片覆蓋做為屋頂。雖然冬暖夏涼,但一碰到下雨積水就容易龜裂坍塌。圖為1895年的台灣淡水街景。(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清巡台御史黃叔璥(1722—1724年在任)在《台海使槎錄》也有記載:「八月十三日夜,台灣颶風大作,倒壞衙署、倉廒(穀倉)、民房,傷損船隻、人民田禾……書云『大兵之後,必有凶年地方』茲言信然。施世驃(1667-1721年)、藍廷珍各終夜露立風雨中。軍士蜂擁相攜持,不敢動,稍舉足則風揚顛仆,或裂膚破面流血」,訓練有素的士兵在強風中也是動彈不得。

颱風過後的損失,若朝廷地方不及時處理,往往會引起民變騷亂,因此歷代統治者都相當重視災後的減賦。如根據受災面積大小直接減免民眾受災田地的賦税:「康熙三十七年(1698),豁免水災崩陷田園一百六十甲四分二釐」,針對上述康熙六十年的風災,康熙帝(1654-1722年)敕令:「蠲免三縣(台灣府下轄之台灣縣、諸羅縣、鳳山縣)六十年額徵民番銀二萬二千二百二十四兩」,即通過減免賦税,減輕民眾的負擔。

清代台北城。(網絡圖片)

由於台灣與中國大陸隔着台灣海峽,天災發生時,京城並無法立刻得知,因此位在台灣的地方官員的應變能力與指示就非常重要,而朝廷對地方官的要求:「該地方官亦必驗看確實,酌定分數,方可開倉賑濟,若令其一聞被水,立即開倉」。眾多台灣清代史料顯示,很多在台地方官早在上報朝廷前便展開救災工作,以康熙六十年風災為例,當時「署台廈道陶範、府縣高鐸、孫魯等,躬歷民家,拊循流涕,發倉賑貸,瘞死扶傷。以風災飛報上聞,朝廷發帑金賜卹,殘黎始得更生」,朝廷尚未傳達指令,當時在台任官的陶範已下達開倉救濟的命令了。

另外朝廷還會發放銀兩用於百姓的災損與傷亡上,像是康熙六十年風災過後,「九卿議照保安沙城地震散賑之例。倒房一間銀一兩,壓死大口銀二兩,小口銀七錢五分,被風商船壓死兵丁應照出兵病故官兵每名賞銀五兩,給伊等妻子」。以當時的貨幣購買力來說,一兩白銀能換8,000文銅錢,當時一斤豬肉要40文銅錢,當時按名賑恤與今日政府災損補助類似,人員死亡的撫卹金額應算不少。

與清代相比,今日在科技的輔助下,政府與民眾可以通過氣象信息,對於即將到來的颱風,提早做出好降低經濟財產損失的準備。雖然清代尚未有這些良好又先進的儀器,但災後的處理,可以看出朝廷已儘可能通過賑災、救助協助民眾減輕負擔、早日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