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被頂尖大學認可的IB課程,都可以敗於怪獸家長手下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國際文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簡稱為 IB)創於1960年代,其後逐漸在世界各地被不同的中、小學名校採用。IB亦被世界各地頂尖大學認可,有時更會被這些大學相對與世界各地的本地高中文憑看高一線。簡單來說,IB着重於小孩、青少年的全人發展,從課程中栽培一群有國際視野、有自我思考與批判能力、會自發地學習、懂得及願意冒合理合理風險、見識廣博而且不只是「讀死書」的人。

在科目上,IB要學生文科、理科兼備,亦包括學幾種語言及學習世界各地歷史哲學等要求,課外活動都可以「計分」。在評核上,IB相對地比傳統教育少一點考試、就算是考試都較少是純考記憶性質(例如默書),多一點從某些日常功課上評核。在功課上,IB着重自行研究及帶探索與啟發性的報告、文章、演說,但就較少着重重複、操練式習作。

整體來說,IB基本上是好東西。近十多年來,IB在香港亦越來越受歡迎,有本地名校與一些國際學校都獲得教授IB課程的資格。以我從認識的人中聽聞,在較「國際化」的校園環境,IB課程在香港落實情況良好。但很可惜,在「本地化」的校園內(當中包括某些國際學校),IB來到香港在實行上或許有點變質。這問題好像不是在於課程本身或運用課程的學校與老師:IB課程不會因一個地方而突然由好變壞;管理IB的世界組織亦對其學校認可制度嚴謹,他們會以各種方式確認有關學校把IB課程好好落實才頒發IB認可學校資格。

IB在較「本地化」校園實施的最大問題在於怪獸家長。(視覺中國)

不過,以我從各方香港IB認可學校的家長收回來的評語,IB在較「本地化」校園實施的最大問題在於怪獸家長。向我訴苦的IB學校非怪獸家長異口同聲地說,他們對學校或老師本身基本上只有讚、沒有投訴。但他們亦說,IB的好處都因校方難以過問父母在校外為孩子所作安排的情況下,被怪獸家長扭曲成壞處,把整個學習生態環境嚴重地影響。

譬如說,要透過語言學習為孩子開腦、讓他們國際化?怪獸家長把孩子送去以背書形式狂補習不同外語。課程為了鼓勵全人體驗而讓課外活動「計分」?怪獸家長就有殺錯無放過地為孩子塞滿比起傳統本地課程就讀學生更多的課外「興趣班」。功課較傳統學校少、較少「背書」、較多自我啟發性?怪獸家長因擔心「捉錯路」就玩大包圍,什麼學術東西都要孩子在校外上課,其「百項全能」要求比起傳統學校怪獸家長那種「十項全能」要求更多、更高,弄到他們的孩子上學時十分疲倦。還有,凡是有要求學生自行啟發、做資料搜集或研究的功課,就總是會被怪獸家長與其聘請的課外導師「谷」到份着重研究的功課表面上好像是「諾貝爾獎」水平。

一個在根本設計上本來是更開放、更全人、更讓小孩與少年運用獨立思維的好課程,原來都可以敗壞於一群家長手下。看來,怪獸家長們對教育制度的影響不只是平時的點石成屎,連像IB這種好課程都可以被他們點金成屎。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