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兒子創作設框架 爸爸:繪畫是一場實驗、應天馬行空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早前一幅填色比賽的幼兒組得獎作品在網上瘋傳,因參加者只有3歲,但著色技巧成熟細膩,網民認為作品絲毫不見幼兒應有的童稚筆觸,質疑是由家長代筆。
原為建築師的劉浩昌(劉sir)在1998年與太太一同創立博藝堂,全職授畫,20年來桃李滿門,學生獲獎無數,正就讀中一的大兒子見之在4歲時便在畫壇大放異彩,更被稱為繪畫神童,就讀小四的禹之亦不甘後人,多次獲獎。
對劉sir來說,到底什麼是「美」?能登上國際畫壇的作品有什麼特色?在這功利社會,藝術是不被看好的行業,小孩為什麼還要學畫?來聽聽他的分享。
攝影:龔嘉盛、部分由受訪者提供

獲得捷克利迪策國際繪畫展最高榮譽大獎的《老虎》。

說到那幅被網民質疑的得獎作品,劉sir不作評論,找出見之第一幅獲獎作品《老虎》來說明。「對幼兒來說,畫畫應該是一場實驗、應天馬行空的,顏色和比例都不需要在意。若是經過思考和咀嚼,畫便會有味道和原創性,旁人亦能看出當中的熱情。」劉sir指出《老虎》的用色非常多層次,單是綠色已超過5種;線條粗幼度不一,讓老虎變得立體;更要留意的是老虎的神粹,簡單數筆便描繪出老虎窺視獵物時的猶疑和戰戰競競。

「對4歲的見之來說,這幅畫可算是神來之筆,當中觀察力和手法都比同齡人大膽。」敢於混色,除了天份,還因後天的栽培。

「美」沒有定義 熱情也是一種美

未受社會洗禮的小孩應充滿無限的創意和想象力,但有些小孩卻因大人的愚昧,強硬地被灌輸一套審美標淮。有學生學習水墨畫後回家練習,水墨畫的美可從筆墨神韻、渲染效果來看,稍微毛糙的筆觸也是其特色,但有家長卻覺得小孩畫得非常不「工整」,用自己的方法把化開、毛糙的部份都蓋掉,讓筆觸變得像用油性筆畫出來似的,劉sir看見後非常無奈:「我把畫作不斷用水沖刷,洗走加工的部份,讓墨水再自然化開,後來竟獲得獎項。」

劉sir特別記得一次帶見之到國外參加現場寫生比賽,最後獲得大獎,評判表示除了繪畫技巧出色,還被他的熱誠打動:「評判不只從最終作品評分,一連數天的比賽過程中都會在現場穿梭,觀察參加者,他們看到見之不但專注,也很喜歡跟其他參加者交流,從心而發地享受整個過程。」

美沒有定義,繪畫過程也沒有正確程序,見之喜歡先大範圍塗上底色,禹之則喜歡先仔細畫好主題,各有各風格。(畫壇神童,藝術教育)

惟有經過思考 才能畫出獨特

現代家長總是愛為小孩報讀不同的興趣班,或為考取證書,但過了升學階段,便停止學習,以免影響學業,劉sir卻指出畫畫和學習不一定毫不相干或有負面影響,反而有相輔相承的效果。「人人去巴黎都影巴黎鐵塔,你怎樣可以影得不一樣呢?繪畫其實是一連串思考過程,例如當有3小時畫一個風景,要先分析眼前的景物、建築物的結構、選擇視角,再組織分別用多少時間起草圖和上色,從中能訓練思維和耐性,對學習和工作都一定有幫助的。」

訪問的同時,隔壁有3、40位學生正埋首顏料中,他們正在為一個主題為「和諧」的繪畫比賽努力。課堂完結後,劉sir帶我到畫架前,抽出一幅幅作品,有鋼琴演奏會、有芭蕾舞練習情景,幅幅也不同。「我會先跟學生們討論什麼是和諧?他們心目中的和諧是怎樣的?有人認為能給他人演奏鋼琴便是和諧,也有人覺得能跟朋友一起跳芭蕾舞也是和諧,這沒有對錯的。」

記者好奇劉sir分怎樣分析一件實物,他即場以面前的盆栽解說:「要先認識植物的結構,如根、莖、葉、花的形態,每塊葉子的綠色有何分別。」(畫壇神童,藝術教育)

除了自由創作,外出寫生時劉sir也會要求學生加入自己的創意,例如臨摹一個街邊茶檔,憑想象加上一位不存在現場的廚師。「有學生只懂呆坐,因為他習慣了模仿前人的畫作、跟隨大人的指令,已不懂得思考。」

的確,很多人學畫時都從模仿開始,梵高的《向日葵》、《星空》的筆觸、《哭泣的女人》的表達方式……未畫過,都聽過。「更重要的是要跳出前人的框架,找到自己的風格,畫畫不能一成不變,以鋼琴和烹飪來作例子,每次鋼琴比賽都是彈古典樂曲,但烹飪則不斷有新潮流,現在更有Fusion菜。」

互相觀摩,一起成長。(畫壇神童,藝術教育)

繪畫也是一個成長經歷

教畫20年,劉sir看過很多學生受父母影響而被逼著上課,或被逼放棄繪畫,他形容是「大家都辛苦,一殼眼淚」,也很明白父母只是緊張小孩。「這是不能強逼的,小孩未必喜歡成人安排的,行行出狀元,世界一真在變,數十年前怎會想到現時有I.T呢?不要太急著安排小孩未來二十年的生活。」

很多人以為學畫便是要做畫家,但兩位兒子卻少有表示日後要當個畫家,劉sir認為,與結果相比,過程才是最重要。他回憶禹之曾受哥哥影響,作畫時小心翼翼,初期怕「犯錯」而多畫容易控制的線條,約一年後才漸漸敢於上色、混合色彩:「我不會逼他嘗試,這是一個突破的過程。」

想出國參加現場寫生比賽,除了要有一定能力,還要有資金。作品入圍後,參加者需要飛到當地,雖然主辦方會提供食宿,但仍要自行掏錢買機票,聽來似乎是有錢人玩意:「曾經有家境不好的學生入了圍,我便嘗試找慈善基金資助機票,雖然不是全部,也可幫輕學生。」(畫壇神童,藝術教育)

作為一個繪畫老師,對於兒子被稱為畫壇神童,劉sir沒有沾沾自喜,反而請求親友不要太過份褒獎被稱神童這事情,避免他自我膨漲:「雖然上天賦矛他一雙觀看事物的眼睛和繪畫天份,但最重要是在成長中不斷提升自己,好好善用上天的禮物。」

見之在十月將會參加第二屆新藝潮博覽會,展出剛在羅馬尼亞的得獎寫生作品,71位參展藝術家只有他和另一位來自俄羅斯的Murashko Gordey是小孩,將展出油畫、水墨、雕塑、錄像、聲音藝術及互動裝置等作品。

第二屆新藝潮博覽會
日期:2017年10月6日至9日
地點:中環PMQ元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