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臉婆之謎】臉色發黃反映身體問題 中醫建議4款調理湯水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很多人聽到「黃臉婆」,都會聯想到年紀較長或家庭主婦,以為原因是疏於保養、整天埋頭在廚房吸油煙而造成。但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胡繼良中醫師指,臉色能夠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面色發黃則顯示身體出了毛病,常見於婦女因腎氣虛弱、肝鬱、氣滯、血瘀、等等,不同的病理因素所導致之血氣不足,使血的本質呈現衰弱狀態,因而缺少血色,血色不足便會面黃。如不及早調理,臉色不只發黃,還有可能變灰或變黑。

家庭主媽工作多不勝數,壓力龐大。(VCG圖片)

皮膚老化、暗沉 反映身體壓力大
胡醫師指出,體格會隨着年紀上升而逐漸變差,臉色也隨之變得不好看;卻可從改善日常生活、習慣和飲食去減慢變黃的速度,甚至能使面色紅潤,不受年齡限制,縱使年長,而外表青春。

1. 皮膚老化因腎氣虛弱:當腎氣虛弱,皮膚會變得沒有光澤,還可能出色斑、顴骨斑、細紋,整個人顯得無精打采。另外熬夜、飲食中攝取過多的鈉亦會削腎。想改善皮膚老化,可從補腎、化瘀、養血方面着手。

2.肝鬱氣滯導致膚色黯沉: 肝鬱氣滯的成因包括過度操勞、壓力大、精神緊張、心結等等。肝的疏泄功能受阻,肝氣便會鬱結,肝功能性的供血不足,全身的微循環因而滯阻,細胞失養,代謝減慢,令皮膚的角質層積聚,長久下來便會令臉色顯得晦暗,進一步發展成瘀血症。初期可透過疏肝理氣、養肝血等的方法來調理。

3. 肝膽熱也會使皮膚變黃:肝膽過熱,多餘的能量迫使黃黃綠綠的膽汁流入血液,運行全身,使身體變得有如橘子色黃。頭皮容易出油,心煩易怒、易生飛滋、暗瘡等。

4. 氣血虛弱:即血液中的紅血球量不足,除了面色不紅潤,還會導致經期不順、容易疲倦。

內外調理 找回好氣色
綜合以上原因,過份操勞和長期精神緊張是導致面色發黃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家庭主婦肩上擔有大量工作,但照顧家庭的同時亦應顧及身體。胡醫師建議可從日常習慣和飲食着手改善體質,又或飲用保健湯水,擺脫黃脫婆形象。

1. 堅持每日運動:如拉拉筋、進行輕度運動,必須每日約15至20分鐘,持之以恒,保持氣血運行,臉色自然回復紅潤。

2. 作息定時,順時飲食:除了戒除捱夜習慣,飲食亦應順應天氣和保持清淡,例如戒除凍品和少吃辛辣食物。

運動除了幫助氣血運行,亦能保持心情愉快。(林若勤攝)

3. 適當抒發心情,增加自信:胡醫師建議「想笑就笑,想喊就喊」,不要把負面情緒鬱在心底。同時又建議家庭主婦在處理家務時,亦要抽時間增長知識,當自信上升,肝鬱自然減少。

胡醫師亦建議以下4款食療給不同體質的婦女,各位媽媽在完成繁重的家務後不妨用食療來慰勞自己。

脾胃虛弱之面黃—參苓白术散
患者因腸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積聚而成肥胖,面黃而微帶灰白,同時有水腫和經常精神欠佳的情況,這湯水可一週飲用兩次,療程為3週,但如有熱氣,或服後口乾口苦,便秘便要停止服用。

材料:黨蔘 3錢、白扁豆衣 4錢、陳皮 1錢、雲苓 8錢、生薏米 4錢、砂仁 1錢、黑棗或紅棗 4至6粒、瘦肉 適量。
 

肝鬱型之面黃—玫瑰圓眼肉茶
適合常心事重重,因心情而胃不適,面黃而微帶青。玫瑰花能理氣,又能解鬱,但不宜過多,服用太長時間;圓眼肉則能養血,健脾。胡醫師建議約兩日飲用1次,1個食療療程為3週,之後要停服。

材料:玫瑰花3至4朵,圓眼肉8粒

氣滯血瘀型之面黃—黑木耳參棗茶
患者面黃而微帶黑,同時身體某些部位常會有微疼。此食療療程為3週,1週服2至3次,但服後眩暈要停止服用。

材料:黑木耳3錢、黨參3錢、黑棗4個,用700ml水煲煮。

腎虛血虛型之面黃—黃精紅豆湯
適合形體消瘦,黃色萎黃,食欲不振以及夜尿多的患者。1週服用兩次,食療療程3週,如服後夜晚太精神可去掉人參,如有胃脹則可把黃精減為3錢。

材料:圓肉3錢、黃精5錢、人參2錢-3錢、雲苓6錢、淮山6錢、紅豆4錢、陳皮1錢、瘦肉適量。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碩士胡繼良中醫師。(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