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唔靠斷估 問問兒科醫生如何應對幼兒敏感(下)

撰文:謝德勤
出版:更新:

上回跟兒科醫生陳欣永談過敏感的成因和致敏原,這次談談幼兒中最常出現和症狀可能很嚴重的食物敏感。陳醫生說每天診症的病人當中,有很多屬食物敏感,他們的致敏原和症狀各有不同,即使難以完全避免,至少可知遇到危急情況時如何救孩子一命。

一隻碗也可引發食物敏感

在日常飲食上要注意,每次查看產品的食物標籤,看成分是否有致敏原。

「食物敏感的症狀可輕可重,輕則會出現紅疹、荨麻疹,皮膚痕癢浮腫,但起得快也消得快;有些人會有消化問題,肚脹嘔吐腹瀉,嚴重的會痾血、嘔吐,再嚴重些會出現呼吸困難,氣管收緊收窄的情況,最嚴重還會出現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整個人陷入昏迷,這情況對於牛奶蛋白敏感的人尤其普遍。」陳醫生說。小孩的主食是奶,所以最先會發現他對牛奶蛋白敏感,隨著年紀增長,其次是雞蛋和花生,都是較常見引發敏感的食物。其他還有貝殼類、蝦魚、還有奇異果、芒果,或某類澱粉質。食物敏感的原理跟其他過敏一樣,身體對某些食物產生排斥,免疫系統出現排斥反應,引發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

陳醫生說食物敏感的症狀可輕可重,輕則會出現紅疹,嚴重會出現過敏性休克,血壓下降,整個人陷入昏迷。

誰人會患上食物敏感,誰不會,基本上是因人而異。現存醫學上,對於哪種食物較易引發敏感並無確實數據,一切在於嘗試和時間性,如吃完特定食物後立即出現紅疹,便很可能是有食物敏感。陳醫生有一個案是小朋友對雞蛋敏感,他本身極少嘔吐,但每次吃完雞蛋便立即出現重覆性嘔吐和紅疹,這些特徵便顯示他對雞蛋敏感。若知孩子有食物敏感,媽媽在日常飲食上便要注意,每次購買食物時要查看食物標籤,例如購買奶粉時,要看看成分中有沒有水解蛋白;[u1] 要告誡他們在學校不要跟同學交換食物,因為不清楚該食物的製作材料;準備食物過程都要注意,他曾有一個案是孩子對魚敏感,媽媽用刀切完魚後再切牛肉,孩子吃完牛肉後立即出現過敏反應,其實細微如用過的器皿或廚具都要注意,最好建立每次用完都洗淨才放另一種食材的習慣,才可以真正讓孩子遠離致敏原。

嚴重過敏 要備「救命針」傍身

不少家長以為敏感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減輕,其實是謬誤。敏感並不會隨年紀而改變,醫學上卻有方法治療敏感。「治療食物敏感的方法是脫敏治療,透過不斷接觸致敏原,讓系統適應食物,希望慢慢減少過敏反應發生。如果對牛奶或花生敏感,在專科醫生的陪同下,定出脫敏計劃,便可能可治好敏感。如果有嚴重過敏反應,切忌自行嘗試,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引下,每天以適度的分量嘗試。若過程中出現嚴重反應,亦有措施教家長即時處理。」

牛奶、雞蛋、花生、貝殼類、蝦魚、奇異果、芒果或某類澱粉質,都是常見的致敏原。

陳醫生曾有個病例,一名兩歲的小孩,媽媽每天小心翼翼地讓他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直到有天吃花生,吃完後便出現嚴重過敏反應,首先由眼皮和嘴唇開始腫,慢慢發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危急之際立即帶他到急症室,叫他到急症室看診。「我看他時發現他神情呆滯、感覺很累,將近暈倒的狀態。量血壓時發覺很低,聽到氣管有很多氣喘聲,我判斷他已接近過敏性休克,我即時為他注射抗敏藥加上打類固醇,腫脹即時得到改善,紅疹則要住院兩天才散去,出院後還要繼續服用抗敏藥和類固醇。」陳醫生建議患有嚴重食物敏感的人要買「救命針」,它因應年紀有不同分量,病患要讓針跟身,還有一支放在學校,一有異樣便即時打救命針,減輕那些會影響性命的徵狀。即使是一般程度的食物敏感,媽媽也不應自行嘗試解決,敏感病發,還是要看專科醫生。

閱畢有關嬰幼兒防敏專題報導後,參與問卷調查,即有機會獲得荷花親子中心HK$100禮券:https://goo.gl/qdKs6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