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氏保加症】患者行為異常被誤會 情緒低落陷惡性循環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上周六一名疑患有亞氏保加症的男生,被家人發現反鎖房間上吊昏迷,送院不治,消息他近月情緒不穩,更曾向家人說想自殺,父母早前帶他看醫生懷疑患上亞氏保加症,事件發生後令人更為關注這個病症。大埔浸信會社會服務處小學駐校督導周惠雯姑娘指,亞氏保加症是自閉症的一種,患者智力與語言發展正常,但在社交溝通以及人際關係上出現發展障礙。若患者因而長期情緒受困,可能會出現焦慮或者抑鬱症狀,情況嚴重的話有機會出現自殺等傷害自己的行為。

根據美國精神學會最新標準,現時已經不再用亞氏保加症這個名稱,並將它歸納為高能力自閉症、輕度自閉症或自閉譜系障礙。患者因腦部功能異常而引致發展障礙,會出現自閉症的病徵,例如社交溝通障礙、缺乏想像力及肢體協調力差等;但一般智力正常,甚至比一般人較高,語言能力亦大致發展正常。

患者最主要的特徵是社交和非言語交際困難,周姑娘指他們可能「唔識睇人眉頭眼額,有時得罪人都唔知」,繼而影響人際關係。另外,他們可能同時有興趣狹窄及重複特定的行為,例如「不停上落樓梯直至累了才停下來」、「玩玩具只喜歡玩車輪」,有沉迷傾向、不容易改變、固執等。相比起一般小朋友,他們對聲線、光暗、味道可能會有過激或者過低的反應,例如大叫。

(vcg圖片)

周姑娘指小朋友3歲前在健康院的定期健康檢查中,已經可以察覺到症狀,她亦遇過有個案4歲就已經確診。因為患者的社交問題相當突出,家長可以特別留意K1階段,小朋友需要跟老師同學有一定的社交互動時,有沒有跟人建立關係遇到困難,有沒有機會患上這個病症。

社交障礙或會引致焦慮

周姑娘指,由於患者的智力或才能可能勝人一籌,所以別人更加對他們有誤解:「讀書咁出眾,但點解平時唔理人,咁自我中心,唔識顧人感受」。成績優異的,很容易被誤會是驕傲;成績不理想的,又會被誤會是懶惰。當他們被誤會時,不懂得為自己澄清,只好繼續被誤會,但這樣情緒會變得更差,進一步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更難以被人接受,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正因為佢哋智力正常,當佢哋同其他小朋友相處唔順利時,佢哋都會有情緒,唔開心,但表達能力未必咁清楚,有部分患者面對呢啲差異時,就會出現焦慮或者抑鬱症狀,情況嚴重落去就真係會有傷害自己嘅行為、自殺出現。」周姑娘說。

及早介入助孩子得到更多教育資源

由於症狀一般在三歲就出現,若果家長自小感覺到小朋友與別不同,要正視他的社交困難和情緒表達的問題。周姑娘指曾經有家長一直糾結要不要讓學校知道小朋友有特殊教育需要,但其實這樣可能會延遲小朋友得到治療的機會。如果家長及早面對小朋友獨特的需要,進行評估後得出來的報告可讓小朋友在教育上得到更多的資源,老師可以及早做介入工作,幫助小朋友融入。

現時由幼稚園階段起就可以輪候政府的治療服務,亦有到校的支援服務。上到小學如果小朋友有評估報告,學校亦會有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特殊教育老師,為他們安排社交小組、情緒小組等。不過症狀會跟著患者一輩子,目前還沒有有效治療的方法。

子女有尋死念頭   家長要時刻陪伴小心說話

除了患有自閉症等病症的學童,一般學童遇到情緒問題都可能會想歪,以了結生命作為解決的方法。周姑娘提醒家長可以留意小朋友有沒有透露「唔想生活」、「覺得生活唔開心」、「我消失咗都唔會對其他人有影響」等訊息,又留意他有沒有將自己最喜愛的東西都送給他人。而現時的社交平台都是其中一個途徑顯示小朋友求死的情況,她說:「有研究報告指,有唔少自殺嘅小朋友都曾經喺社交平台透露過生存失去意義,家長可以多留意。」

周姑娘指,若果家長發現子女有尋死的跡象,首先要保持冷靜,「然後應該要直接問小朋友是否有自殺的念頭,不要怕。但當然語氣要溫和開放一點」,例如:「你有冇諗過要自殺呀?」,但千萬不要說:「生活咁好,有咩需要求死?」等質疑的說話,言語上不要否定他,也不要說一大堆勸籲的說話,不要問原因,因為這樣反而會令小朋友更孤立自己。

當同行者 不要只批評孩子

如果小朋友答有想過自殺,家長就要繼續問下去,問問他有沒有具體的計劃、時間、地點,有沒有嘗試過。如果小朋友答得愈詳細,可能性就愈高。當小朋友的自殺念頭非常具體時,家長要盡快求醫以及尋求專業人士協助。

如果只是閃過的意念,或者只是晦氣說話,家長就應該用心陪伴他,不要批評,跟他一起想想有什麼地方可以一起去解決,而非單方面提出建議解決,讓他知道除了死還有其他出路。無論小朋友的尋死念頭大與小,只要他有這想法,家長都必須盡量無時無刻陪伴小朋友,不要讓他獨處。周姑娘指:「自殺是一個求助的警號,佢以為係一個解決方法。當你同佢傾偈時,其實就係引導緊佢諗其他解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