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爸媽】研究:孩子出生前 已可預知能否成為好父母|招雋寧

撰文:招雋寧
出版:更新:

我能夠成為一個好爸爸嗎?原來這個問題可找到很科學化的答案。
親職協作(coparenting)的新研究發現,原來早在孩子出生前已可預先知道,自己和另一半能否成為一對好父母。方法是摸擬照顧孩子時的親職協作。

預計將來的親職協作

親職協作是指爸爸和媽媽在照顧孩子時的互動,子女會看在眼內,在心中感受到,並從中學習人際關係,尋找自我價值。一對好父母需要有良好的親職協作,能幫助孩子的身心成長,反過來促進婚姻和親子關係。

學者想從夫妻生活時的互動知道,能否預示他們成為父母後的協作形態,到底是彼此支持對方角色,還是互相詆毀。換言之,未做父母的人也可知道自己將會做得好嗎?

準父母模擬育兒 預估產後的協作程度

來自麻省的心理學家一直追蹤55對夫妻的生活,從旁觀察他們由懷孕至產後一年間親職協作的變化。

學者運用了專為嬰兒不在場的父母而設計的研究方法,洛桑三方互動法(Lausanne Trilogue Play),以玩偶代替嬰孩,讓準父母模擬共同照顧時遊玩、照顧、用餐等互動。科學化的洛桑三方互動法,已經在實驗裡獲得驗證,可有效預計親職協作和親子關係。

此外,學者又量度他們的親職和諧度,包括了夫妻恩愛和合作程度,主動投入親職的程度,對子女的觸摸、眼神接觸和語氣的程度;以及他們的親職對抗度,即一方霸佔所有照顧和親子互動,又會對另一方冷嘲熱諷,削弱他在親職上的參與和能力感。

產前已合作無間,產後親職困難較少

研究結果使學者確認孩子出生前,已經可以預估親職協作將會傾向和諧還是對抗。

產前夫妻所展現親職的和諧,在嬰孩出生後3個月時(beta為0.58, p少於0.001)和12個月時(beta為0.37, p少於0.01)的親職和諧度同樣為高。

在親職對抗程度亦有相同結果。夫妻在產前已彼此挖苦,貶低對方的做法,在嬰孩出生後3個月時(beta為0.51, p少於0.001)二人的親職協作程度較負面。

親職協作建基於良好的夫妻互動

你能否成為好爸爸?這答案似乎還要看你娶了一個怎樣的太太,因為這次研究證明親職協作的基礎建立在夫妻互動之上。

學者建議面對「高對抗、低和諧」的準父母,他們應及早獲得幫助,意識和學習良好的協作形態,讓他們在嬰兒出生後壓力繁重的環境下,也能有較好的親職協作,保障婚姻關係和孩子的成長。

延伸閱讀:

Kuersten-Hogan, R. (2017). Bridging the gap across the transition to coparenthood: triadic interactions and coparenting representations from pregnancy through 12 months postpartum.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8(475). doi: 10.3389/fpsyg.2017.00475

Corboz-Warnery, A., Fivaz-Depeursinge, É., Bettens, C.G., & Favez, N. (1993). Systemic analysis of father-mother-baby interactions: the Lausanne Triadic Play.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14(4):298 – 316

Simonelli, Alessandra & Bighin, Mara & De Palo, Francesca. (2012). Coparenting Interactions Observed By The Prenatal Lausanne Trilogue Play: An Italian Replication Study.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33. 609-619

作者簡介:招雋寧(父職研究及培訓經理)

作者組織網站:http://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全職爸爸,認為世上沒有爸爸是兼職的。好奇心重,鍾意研究爸爸角色,希望有日搵到傳說中的父能量。每天在好爸爸中心上班,並負責管理一個研究父職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