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雙雙墮樓不治 臨床心理學家提醒家長發現子女拍拖最忌咁做

撰文:許珞珩
出版:更新:

聖保祿中學兩名16歲中四及13歲中二女學生,上周三(18日)於筲箕灣新成中心墮樓死亡。消息指,2人疑為情侶關係,有人受感情問題困擾,事件令人痛心。香港童協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指出,當家長發現子女拍拖或被情困擾時,做對3件事可令親子關係更進一步,但有一大忌家長切勿做。

香港童協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指出,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 (Erik Erikson) 的人生八階論,中學階段正是青少年追尋自我形象,身份認同的時期。「性別認同和角色亦同時建立,配合上青春期發展,青少年更容易對戀愛關係有所憧憬。如果家中青少年已開始了一段關係,第一個大忌就是立即說 「不」。

家長大忌

張展圖博士指,心理學上建議教導年幼子女時盡量直接給予指示,而非常常說:「你唔好 … 你唔好 …」 ,原因是「不」即英文的「No」或廣東話的「唔好」都會為子女帶來反感。他說:「日積月累,當子女一聽到這個字就有情緒,而所作的決定也不理智。」

家長也曾年輕過

父母自己都年輕過,張展圖博士建議家長想想自己的主意,如果一開始就被拒絕是否也不忿氣及想反叛?「對於追求自我身份認同的青少年來說,會往往因為反對聲音越大,反叛行為越強。」

先了解子女拍拖對象

因此他建議父母第一件要做的事反而是平心靜氣了解子女拍拖的對象是什麼人,「他們是如何開始,如何拍拖,拍拖的感覺是怎樣等等,藉此讓子女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及認同,往後才會願意參考父母給予的意見。」

討論如何拍拖

另一方面,張展圖博士指出,既然青少年正值是追求身份認同的階段,拍拖可能是其中一個途徑去達到目的,所以一旦家長強行禁止拍拖,反而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成長。但對於家長來說,反對子女過早拍拖也總有原因,例如怕子女會過度沉溺於拍拖當中,而影響學業、社交及發展,張展圖博士說:「所以當子女已經開始拍拖時,要做的第二件事是與子女討論如何拍拖,例如以『應該做什麼』及『應該如何做』作床基礎,父母也不妨坦白說出自己的擔心,要記住當家長第一步尊重了子女,子女之後同樣會尊重你,他們自然在拍拖時亦會顧慮父母的感受。」

張展圖博士認為拍拖像打機、聽歌、追星、上網一樣是生活一部份,「我們擔心只因怕子女未成熟不懂得控制自己,以致最後有不好的後果出現。如果父母能保持開放態度,願意做子女支援,子女自然會讓父母知道自己情況,有需要時父母可作出指引,這是比起父母反對後,子女偷偷地拍拖更安全及安心。」

香港童協臨床心理學家張展圖博士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求助和熱線: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2222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735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2255

生命熱線:23820000

利民會《即時通》:35122626

明愛向晴熱線﹕18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