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書法藝術家辭工追夢 青山不墨:慶幸家人給予自由不催谷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在今天這個什麼都講求「快」的科技年代,人們愈來愈少執筆寫字,偏偏有位80後女生卻逆流而行,以執毛筆寫大字為生,透過書法表達自己對社會大事的看法,希望更多人對書法、漢字背後的意思哲理有興趣。
「青山不墨」從自己學習書法的過程中,領悟到不能只重技巧而忽略了內容的意義,亦慶幸自己的父母讓她自由發揮,才能成就今天的自己。參照自身的經歷,她希望現今社會的父母不要只要求孩子學習不同技能,還要豐富內涵修為。最重要是要學懂放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攝影:楊晴
場地提供:人間世茶會館

(資料圖片)

「青山不墨」原名為賴碧琪(Packy),6、7歲時便開始接觸書法。那時候她長時間跟爺爺嫲嫲住在一起,家中玩具不多,只有圍棋和文房四寶。為了打發時間,她便天天撕下日曆,墊一張紙用毛筆跟着上面的字寫。嫲嫲看到孫女寫得不俗,便一筆一劃地教導,Packy從此便愛上寫字。

求學時期是人生中手寫最多字的時間,很多學生都懶得寫字,即使寫也寫得馬馬虎虎。Packy卻喜歡寫字和抄寫文章,對漢字有種情意結,「我喜歡漢字中的哲學,不同字體有不同的表現方式,書法就是表現中國漢字一個最美麗的方式。」雖然她熱愛書法,但沒有刻意參加書法比賽,家人亦給予很大自由度,沒有因她有這方面的才能而刻意栽培。

從書法中得到純粹的快樂

踏進職場後,Packy更加感受到書法的重要性,「我一鋪開紙張時,便覺得天大的事都不重要,當下只會專注於面前的紙上」。她認為寫書法的本質跟做瑜珈和跑步一樣,「大家都是從日常生活的瑣碎事抽身出來,給自己一個跟自己對話的過程。那刻你會得到一個純粹的快樂,因為這是發自內心喜愛做的事。」這種純粹的快樂,加上她在工作上看到一些年輕 YouTuber勇敢表達自己及追尋夢想,令她放棄原有的公關工作,開始發展自己興趣。她由建立Facebook網頁開始,每天跟大家分享自己書法。期後慢慢得到關注,工作也接踵而來。去年更舉行了人生第一個展覽,在本地藝術界打響名堂。

一撇就像人的過去,一捺就像人的將來,要站穩自己(重心)便要把握好現在(中間)。
青山不墨 書法藝術家

體悟內容意義重於書寫技巧

Packy最愛的漢字是「人」字。「人」字筆劃簡單,一撇一捺,但筆劃愈簡單愈難寫得好。橫寫直寫都是用毛筆的一面,但寫撇、捺時要在筆中找出筆鋒,在字脈中找出「骨」。字形上,「人」字像一個人走路時的形態。從中,Packy領悟出背後的意思:「一撇就像人的過去,一捺就像人的將來,要站穩自己(重心)便要把握好現在(中間)。」所以寫一個字不是只在於技巧,而是思考字背後給你一個什麼樣的體會。

我們學習書法時,很多時都着意於寫字的技巧,但Packy從臨帖(即將字帖置於案前觀察字的形態、結構、筆劃再下筆仿寫)中明白到,「即使你技巧再好都無法表達到古時的氣韻和古人的感受」,因為時代環境不同,人的想法和遇到的事情也有不同。所以最重要是如何透過書法表達內心的體會,然後受眾又會得到什麼反思。

由心而發、內涵修為最為重要

回想起小時候寫書法,Packy只是為消遣玩樂,而不是為達到什麼目的,不過就是因為這個玩的態度,她才能從中找到樂趣。「如果是因為父母要求而去學書法,而我完全不知那是什麼一回事,老師叫我寫我就照着寫,這就不是由心而發。」她十分感恩,「當初沒有人強迫我寫書法,是我自發性地去做,最終才可找到最貼近自己個性心志的興趣。」她希望父母讓孩子學習不同技藝時,也是基於孩子由心而發的興趣。

以前古人會教授孩子武功、吟詩等等,但最重要是培養孩子如何當一個人。
青山不墨 書法藝術家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能啟發孩子的潛能,令孩子與眾不同。「當你不斷催谷孩子學習很多不同的技能時,他內裏可能是空洞的,沒有自己的想法。」她認為很多家長都只着重表面的技藝,忽略了培養孩子做人應有的態度、本質,如孝道,「以前古人教育孩子會教授武功、吟詩等等,但最重要是培養孩子如何當一個人。」

要懂得「放」

雖然Packy有跟隨過導師受過指導,但她的書法技藝大部分都是自學得來的。她認為寫字是一件很個人的事,「10個人教你10種寫法,但最後寫的都是你自己。寫字不可以全部捉着你的手教你寫,只可以告訴你如何踏出第一步,然後讓你自己領悟。」她以前指導學生時也用上同樣方法。

Packy慶幸嫲嫲不是個著名書法家,沒有要求自己只跟她的一套學習,否則只會成為另一個她,未必變成今日的青山不墨。若果家長過於控制孩子的人生,往往把自己渴望的成功形象投射在小朋友身上,只會把他們變成一個達成父母心願的人,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興趣喜好。她送家長一個「放」字,希望他們能放手讓孩子做他們想做的事,不要有太多束縛。

青山不墨其中一個作品:所謂「心外無物」,就是不要把你的心綁在外物上,不管哪個人、哪件事,其實它都可以和你的心全無關係。 一切取決於你自己的願與不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