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患甲亢  三失女生出走自療最愛火車行:快就唔係travel啦

撰文:黃漢兒
出版:更新:

Sally鍾詠芳,九十後女生,一個愛文字愛旅遊的人。自認開朗但膽小,於是在幾乎花光積蓄的情況下獨遊歐洲個半月。

「旅行,是從煩惱之地,走進別人的煩惱之地。」一句我們都認同的話。她與筆者性格迥異,際遇不同,卻共同選擇了一個人旅行作為自我療癒的方式。儘管多平凡的人,都有他們的故事。而旅行,就是互相交換故事的時間。那個訪問下午,在博物館的懷舊車廂裡,稍熱,充斥著舊風扇扇葉的轉動聲,Sally開始娓娓道來她和異國人的故事⋯⋯

一個人旅行是自我療癒的方式。(鄧倩螢攝)

第一次出走

辭職歐遊 出發前害怕得做惡夢

Sally大學時修讀新聞及傳播系,畢業後順理成章當上全職編輯。喜愛藝術的她,當時卻主責親子頻道,而且深感毫沒突破。「未結婚已經做媽媽頻道,以後結婚生仔後又係,唔通成世都係咁?」加上眼見三十歲的總編,彷彿也看見未來的自己。日復日的找題材、採訪、再「輸出」,她不願安於現狀,於是決意辭職,獨自踏上歐洲之旅。

以為她是「瀟灑型」說走就走的女生?不,一鼓作氣的開頭,卻是無止境的懊惱。從未試過一人旅行,連exchange也是姐姐陪她過去的。擔心有小偷、又害怕未之知數,讓她在出發前做惡夢。「有咩理由去歐洲前會發惡夢?我真係打去問過可唔可以退機票。」奈何八千元已付,自認金牛座性格看錢份上,惟有「頂硬上」。

歐洲,是她另一種生活的起點。(取自sallyffg)

14年開始她的獨遊之旅,這些年她在不少地方留下了足跡,有哪些是也曾給你療癒的?

+13

異地巧遇教授 突然如釋重負

這趟歐洲之旅,算是影響她最深的一次旅程。新鮮的事物,並沒有為她「壯膽」,反而一直困於不安和恐懼的狀態,直至遇上大學教授,讓她一言驚醒。她形容像「Tuesday with morrie」一樣,在迷惘時遇上人生導師。教授問了一句:「你怕甚麼?」她不懂怎樣回答,因為她「咩都驚一餐」。「我年輕時自己去旅行都好驚,其實你最驚嘅一步已經做咗--就係出發。咁仲怕咩?你嚟係要感受呢度嘅文化。」她突然如釋重負,「係囉,我究竟驚咩?」恐懼其實源於自己,不是世界。

教授知道她下一站會在德國,就叫她聽Orchestra。就算聽不懂,也要去感受。巧遇過後,她形容自己像變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心去欣賞身邊的所有。回來以後,就用文字把點滴記錄下來。

旅行是讓人成長得最快的過程,因為沒有人會給你指引。
Sally

到外國避世? 只是美麗誤會

香港人生活壓力大,身旁不少朋友對在外國生活都充滿幻想,但也許只是假象。Sally認識了一個愛丁堡大學的畢業生,她著筆者猜他的工作是甚麼,猜不著。「是做清潔的。」職業無分貴賤,說著清高,可又多少人能一視同仁?「一個受教育的人從事藝術,外國人會話:"That’s so great!" 但香港人會話:『你搵唔搵到食㗎?』」那個大學畢業生,還兼職當人體素描模特兒和藥物測試員。有時看到他貼上測皮膚敏感的藥貼,八粒圓點中,有七粒都有不同程度的紅腫。她問他:「你會唔會好辛苦?」「唔會,搵錢就係咁。」外國的生活不如你想像中浪漫,每天看海喝咖啡。儘管屋租可能平一點,但生活的本質就存在現實的考量。

第二次出走

旅行,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更立體的人。
Sally

反回現實再發現:出走是唯一自救

旅行是為了重整心態,但出走以後還是要回歸現實。她再次找了一份全職編輯的工作,可是卻因為壓力太大而患上甲亢(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本來她未意識身體所發出的警號,手震、心跳加快、睡不好、情緒波動,別人說一句不滿意就「掟筷子」,家人及時察覺徵兆,遂叫她向醫生求助。怎料一看就被直接送到專科,醫生勸她不要找全職。當時她正值失戀、失業、失健康的「三失」狀態,在沒人時會無故大哭,晚上失眠,得靠重看日劇找回安全感,才睡得著。在混沌中,她知道出走才是唯一辦法。她憶起姐姐對她說:「你去搵返自己啦,一個開心嘅自己 。」

與旅途上的失意人互相鼓勵,以生命影響生命,才令Sally重拾盼望。(鄧倩螢攝)

於是她在台東打工換宿三星期,「係海同當地人治療咗我。」每天看海,每一次都哭,但哭過就釋懷,「望住咁遼闊嘅大海,發現好多事其實都not big deal」。她又遇上了正值低潮的老闆娘,仿如於深淵中發現另一個迷路人。互相鼓勵,以生命影響生命,才令Sally重拾盼望。

最愛鐵路遊 細看沿途風光

在最短時間內,去最多的景點,才合乎旅行的經濟效益,對吧?的確,普遍的香港人都是這樣想。然而,Sally卻喜歡時間較長亦相對辛苦的鐵路遊。「旅行本來就是由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咁快就唔係travel啦。」飛機與火車,她毫不猶豫選擇後者。她亦不會坐的士,情願散步半小時,好好感受城市。「坐火車可以望著景色向後退,你有時間發日夢、沉殿思緒、同人溝通。望住遠處嘅小屋,好似幅畫咁,你就會知點解梵高可以畫出咁美麗嘅畫。」作為文字工作者,她深明文字和靈感,在留白才會出現。「火車上,慢慢搖吓搖吓,聽住轟隆聲,好似催眠一樣,香港人會覺得咁樣係好奢侈,但佢哋就感受唔到慢落嚟嘅時光。而其實,無所事事先係最快樂。」

「旅人」成了她一個重要身份。(鄧倩螢攝)

問Sally在火車上一個最深刻的場面,她這樣描述:距離火車開出還有十餘分鐘,看到面前兩個高中正跟窗外的朋友們道別。依依不捨,走著又回來。「成件事好單純,係好美麗嘅友誼,我當時都忍唔住喊。」她慨嘆我們任何事都追求快,連離別也快,傷感的時間沒有。

旅行對我而言,是成長、自我對話與了解的過程。
Sally

最好的風景 永遠不在旅遊書上

經營偽文青。去旅行。散散步好幾年時間,作為一個「旅人」,常被問「有無好嘅餐廳推介?」她通常會答你:「無。」她只去本地人吃的餐廳,每日最多只去一個景點,其餘時間就自行探索。「最正係你永遠唔知自己會搵到咩。我畀唔到路線你,因為我都係亂行出嚟。可能你會搵到仲正嘅。」最好的風景,永遠不在旅遊書之上。

當你選擇獨自旅遊,總會聽到「吓,一個人唔悶咩?」一個人去旅行,不代表只得一人,只是你的「旅伴」可能是跟你擦身、而願意為你停下腳步的異鄉人。

《女生》總在你身邊,請立即下載《香港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