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顧慮中美關係被塵封20年 央視《抗美援朝》今年會否播出受關注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為紀念抗美援朝戰爭爆發50周年,中央電視台曾在2000年拍攝30集電視連續劇《抗美援朝》,原計劃在2001年播映,但最終未能播出,一直被封存至今。按照慣例,今年10月北京或將舉行集會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大背景下,是否播出《抗美援朝》值得關注。

未播原因,據曾任央視台長的楊偉光披露:「當時搞慢了,片子拍了一年多,大家審看了都認為可以播,結果來了個『9·11』。世貿大樓剛被炸,你來個抗美援朝不太好,考慮到當時的一些情況,就沒有播。」

此劇為什麼後來也沒有播,迄今並無公開資料說明。但有網絡文章披露,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許多參加過抗美援戰的解放軍高級將領就不斷要求播出《抗美援朝》,央視也計劃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60周年(2010年)時播出,但中央以影響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由婉拒。上海世博會後,一些高級將領又寫信要求在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2013年)時播映,但中央擔心影響中美關係,最終沒有播出《抗美援朝》。

另外,《抗美援朝》導演李前寬、肖桂雲在2002年曾撰文回顧該劇所經歷的種種波折,顯示不但國內對《抗美援朝》有爭議,就連朝鮮也反對。

朝鮮戰爭,中美兩國首次交戰,誰是真正贏家?

1950年10月,中共應朝鮮請求作出抗美援朝的戰略決策,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10月25日,志願軍與韓軍的一個加強營遭遇,打響抗美援朝第一仗。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據李、肖披露,該劇的籌備始於1996年;1997年初春劇組開拍;1997年6月底停拍。停拍的原因,與這段時間發生的幾件事情有關:「1.朝鮮駐華使館從媒體上得知中國要拍《抗美援朝》後,到中央電視台要求看劇本,遭婉言謝絕。這與一個國家外交使團的身份不符。2.朝鮮駐華使館通過外交途徑向中方說明,朝鮮『英明偉大的慈父』金日成不能用真人扮演等等,千方百計不希望中國拍攝《抗美援朝》。3.兩位前志願軍同志得知《抗美援朝》要開拍,要求參與和張笑天聯合編劇,……中央台……建議他們做電視劇的顧問。他們兩位不同意並表示要狀吿此事。4.外交部來函,《抗美援朝》這一題材很敏感,關於『第一槍』問題不好處理,真相與當年的宣傳口徑不一致等原因,建議暫緩拍攝。」

至1999年,事情出現轉機。「1月3日,……中央電視台的新任台長趙化勇同志,見到導演高興地說:拍《抗美援朝》有望了,外交部有了一個文,說對拍攝《抗美援朝》不持異議。同時指出要注意幾個問題,不要正面表現『第一槍』;不要出現金日成等等。」2000年初,劇組重建,7月再次開拍。因為朝鮮的反對,內容作了很大幅度的調整——「朝鮮很不情願中國拍這部作品,中國外交部很謹慎處理這件事。在創作上就成了迴避『第一槍』問題,不出現以演員扮演金日成形象,就連金日成在兵敗如山倒的情況下請求中國出兵的內容和後來金日成到北京向毛主席表示感謝中國人民支援的戲也都不得不刪掉。……由於把朝鮮統帥金日成刪掉,相關的一些重大的歷史真實不得不一起刪掉。」

2016年,另一部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三八線》在中國播出。當年6月4日,《中國青年報》發表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李敦球的文章《「抗美援朝」是一座精神寶庫》稱,抗美援朝戰爭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對東北亞乃至對世界都是一場影響深遠的戰爭,但是,這場奠定中國國際地位的戰爭卻被眾多影視導演遺忘,抗美援朝戰爭在影視界嚴重缺失與其歷史地位極不相稱。

「早在2000年,為紀念抗美援朝50周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組織拍攝30集大型電視連續劇《抗美援朝》,由於某種原因,至今未能與觀眾見面。」文章罕見提到:「該劇以全景式的視角展現歷史,演繹了當年艱苦卓絕、壯麗恢宏的戰爭場面,可看性強,值得期待。」

抗美援朝官方電視劇《跨過鴨綠江》8月15日在北京隆重舉行開機儀式。報道指,《跨過鴨綠江》會「全景式」展現抗美援朝戰爭及抗美援朝運動,「弘揚革命英雄主義、革命樂觀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央視新聞)

2016年6月10日,中共喉舌《人民日報》也刊登評論《戰爭題材的「當代製造」》,肯定《三八線》「保持了鮮明的歷史觀和對戰爭評價的堅定立場,即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是保家衛國的正義行動,是為朝鮮人民爭取自由獨立的壯舉。」這篇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閻晶明撰寫的評論說,《三八線》是關於抗美援朝戰爭題材的最新收穫,該劇的出現是「非常重要而及時」,「既會喚醒曾經的記憶,又為戰爭本身的評價提供了新的話題,意義重大而深遠。」

在外界看來,《人民日報》這篇評論雖然沒有提電視劇《抗美援朝》,但通過肯定《三八線》為《抗美援朝》造勢的意味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