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0載】港股「染紅」不是隨口講  4個變化看透全局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近年,港股「染紅」、「A股化」成為散戶、財演朗朗上口的詞彙,大家心領神會,實情又如何?

1997年6月27日,亦即7月1日回歸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恒指收報15196點;截至本周二﹙27日﹚收市,恒指升至25839點,期間累漲10643點,幅度大約70%。與美股相比,恒指升勢只能以「中規中矩」來形容,但過去20年,港股已出現頗大的變化,無不與「中國因素」有關。

變化一、中資股佔市值逾6   

港股點數升幅不高,但總市值早已不可同日而喻。截至1997年底,仍處於3.2萬億元的較低水平,但隨着中國移動﹙0941﹚、中國石油﹙0386﹚、中國石化﹙0386﹚及建設銀行﹙0939﹚等中資巨企來港上市,再加上股王騰訊﹙0700﹚「茁壯成長」,港股市值亦水漲船高。截至今日收市,港股市值漲至28.8萬億元,為香港2016年2.48萬億元GDP的11.6倍。

港股有此表現,中資企業佔去不少功勞。資料顯示,1997年6月底,619家上市公司之中,中資企業只有83家,但到了2017年5月底,中資企業﹙H股、紅籌股及內地民企﹚的數目已升至1,018間,市值佔整體的64%!

騰訊成新一代股王,市值超過2.6萬億元。﹙路透社﹚

變化二、騰訊成新股王

中資股的影響力在恒指成份股中,最為明顯。1997年7月,只有粵海投資﹙0270﹚、華創及中信泰富3隻紅籌股出現於藍籌之列,但現在中資藍籌股數目已升至27隻,超過50隻恒指成分股的一半。

以市值計,1997年10大市值港股,絕大多數由英資或港資壟斷,僅中國中信前身、中信泰富以約1,000億元市值排行第9,成為唯一上榜的中資企業。到了今天,10大市值公司中,9間都是中資企業,包括騰訊、中移動、工商銀行﹙1398﹚、建行等。滙控﹙0005﹚成為唯一上榜的英資大行,排行第6,惟股王地位已被市值達到2.7萬億元的騰訊取代。

08年金融海嘯後,滙控表現平平,股王之位只能拱手相讓。﹙路透社﹚

變化三、屢成新股集資王

另一邊廂,香港的新股市場亦極度依賴中資企業。早年上市的港股多為本地公司,以1999年為例,共有31家上市公司來港上市,籌集資金156億元,大部份是香港本地公司,只有3家H股及3家紅籌企業。

回歸後,除了2010年上市的友邦﹙1299﹚外,大部份集資王非中資莫屬。據安永統計,2016年、2015年、2014年、2013年及2012年的新股集資王分別是郵儲銀行﹙1658﹚、華泰證券﹙6886﹚、大連萬達商業﹙已私有化﹚、光大銀行﹙6818﹚及中國人民保險﹙1339﹚,清一色內地企業。

郵儲銀行集資淨額566.27億元,成去年新股集資王。﹙路透社﹚

變化四、中資包銷商抬頭

《彭博》早前已報道,1997年時,歐美投行摩根士丹利、滙豐、美銀美林稱霸香港新股市場,新股包銷商前十均為港資或國際大行。但今天,本港十大新股包銷商,有9間是中資,包括建行、海通證券﹙6837﹚、農業銀行﹙1288﹚等,僅美銀美林可上榜,位列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