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多地銀行調整個人賬戶非櫃面交易限額 分析稱為防詐騙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內地媒體報道,自7月份以來,內地多家銀行密集發公告稱,持續調整個人結算賬戶的非櫃面渠道的支付限額。此外,還有多間銀行停止手機銀行中ATM掃碼取款業務,其中交通銀行(3328)、農業銀行(1288)及中信銀行(0998)等更暫停無卡存取款業務。

多間銀行並停止手機銀行中ATM掃碼取款業務

《證券日報》報道, 今年以來,中國銀行、華夏銀行、江蘇銀行等銀行都對非櫃面渠道支付交易限額進行了調整。7月5日,中國銀行大連市分行、哈密市商業銀行烏魯木齊分行發布公告,動態調整個人結算賬戶非櫃面渠道業務限額,涉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網關支付、快捷支付、POS、ATM等渠道發起的賬戶付款業務。

具體而言,銀行將根據賬戶使用情況,按照「銀行賬戶功能與賬戶風險等級相匹配」的原則,差異化動態調整賬戶非櫃面渠道業務限額。

7月4日,江蘇銀行常州分行、華夏銀行南寧分行等機構也發布相應通告,開展個人結算賬戶非櫃面支付限額調整工作。對於下調原因,上述銀行在公告中解釋稱,降低非櫃面渠道的交易限額是加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活動的工作要求,也是防范資金遭受詐騙損失的必要手段等。

自7月份以來,內地多家銀行持續調整個人結算賬戶的非櫃面渠道的支付限額。(視覺中國)

分析稱是為防詐騙

7月起,多家銀行停止手機銀行中ATM掃碼取款業務,另外,交通銀行、農業銀行、中信銀行等還暫停無卡存取款業務中預約取款或其他部分功能。

例如,興業銀行近日公告稱,將於7月10日起停止手機銀行中ATM掃碼取款業務。交通銀行表示,自5月24日起停止個人手機銀行無卡取款功能中的預約取款服務,之後客戶仍可通過該行智能機具辦理有卡取款、掃碼取款或前往該行營業網點辦理取款業務。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銀行上述業務調整主要原因是電訊詐騙多發並且形式多樣、隱蔽性強,損害了廣大居民的正當合法權益。銀行調整非櫃面通路支付限額、停止部分線上通路服務功能,有助於提升居民銀行帳戶資金安全水平,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發生,更好保障居民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