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偽共享」成災 紙巾、雨傘都有共享 充電站或會偷裝軟件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共享經濟成為圈錢的概念,結果氾濫成災,除了看到的「共享單車墳墓」,更多的是假冒共享經濟的名義做生意、一般租賃甚至傳銷圈錢。

另外,共享經濟商品常常要使用智能手機,往往出現個人資料外洩等私隱權問題,甚至被強行安裝程式收錢。

《法制日報》調查了一些聲稱是共享經濟的公司,發現很多都是「偽共享」。

市面「共享經濟」企業 非配對社會閒置資源

首先,共享經濟的意思,是人們將一些自己閒置的東西拿出來,租借予他人使用,從而賺取金錢。例如上班時將家中單車租借給鄰居,以換取報酬。一些平台則透過分享、配對這些供求資訊,來賺取金錢。不過,中國市面上的共享企業,絕大多數都是由企業提供物資,並非配對閒置資源。

共享單車氾濫,令中國不少城市道路堵塞,更有大量廢棄單車,善後管理受關注。(中新社)

共享雨傘 網民「下雨人人用 誰跟誰共享」

《法制日報》引述南昌地區傳媒報道,「共享e傘」投放了3萬把雨傘,半個月之後就不再見蹤影,全被人拿回家。「共享e傘」創辦人趙書平回應稱,當初投放的初衷就是藏傘於民,主張市民帶傘回家。

不過,報道引述網民評論,表示「下雨天人人都要用,不下雨人人都不用的東西,誰跟誰共享」;「不是共享雨傘,就是雨傘租賃」;「標價90元(人民幣.下同),押金19元,估計成本不到10元」;「可算把傘都賣出去了」。

共享紙巾可讓朋友免費取用 賣廣告賺錢

除了共享雨傘,商人就連紙巾也可以共享。共享紙巾不是幾人用一張紙巾的意思,公司在餐廳、醫院等地方放一個設備,客人用二維碼(QR Code)支付0.5元就能領取。這不是賣紙巾嗎?原來公司容許分享鏈結給好友免費領取紙巾。這單生意表面不賺錢,而是希望通過人流關注微信公眾號,在設備裝上液晶廣告屏,以及提供餐廳預訂等方式盈利。

換句話說,即是看廣告取紙巾及售後服務,那裡是共享?

昆明出現共享新能源汽車,在充電站租用,用完之後到充電站還車。(中新社)

共享圖書概念 就是複雜化租書業務

更有書店化身「共享圖書館」,讀者支付99元押金並下載「智慧書房」App,就能每次借閱兩本書,10日內免費閱讀,借書次數不限。3個月內讀完12本書,就可以返還8%「閱讀獎學金」,每次借閱按期歸還,可以得到1元獎勵。

質疑者提出:「共享書店應該是個人拿出自己藏書,通過書店獲取收益......這與兒時書店借『小人書』有何區別?」

買紅酒送積分 「既能免費喝還能賺錢」

更有企業借共享的名,行傳銷之實。

《法制日報》在「知乎」網站看到「共享紅酒」的訊息,上面寫道:「共享經濟,共享社會,你共享了嗎?今天我來跟大家一起共享紅酒,既能免費喝紅酒還能賺到錢。」

記者聯絡到對方的微信帳號「曉晴」,得到「星園農特」的網頁。網頁上有「進入商城」與「二維碼」選項,進入商城就是普通網購旗下紅酒,參與他們共享計劃,則可以開通二維碼。

推薦人送積分 平台人流多有積分返還

「曉晴」介紹,買酒之後,商城會不定時送返積分,可以在商城內使用,「積分當錢使」。「但是返積分的速度是根據每天進人的速度,比如說今天進平台的人多了,他可能連續兩三天給你返積分,如果進平台的人暫時少了,可能七八天才返一次。」

「如果老成員往裡推薦人,每推薦一個人就會獎勵150個積分,1積分1元錢,300積分可以兌現。如果不推薦人,只是一直喝這個酒,平台也會給你返積分。」

+1

「曉晴」介紹,個人甚至可以辦理團購:「比如說你周圍有企業單位的朋友,他們有年會,你可以搞團購,這樣你的積分就會更多。企事業單位都算團購,就是你找很多個人,讓他們都掃你的二維碼,這樣積分不就都返給你了。」

而星園農特的母公司福建省源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濤告訴記者:「你的直屬團隊分享達到30單可升級為縣級代理,每單直接分享獎勵有120元,間接獎勵有20元。團隊累計達到750單位級為地區級代理,每單接分享獎勵170元,間接獎勵70元。推廣分享和代理獎勵積分可提現。

共享平台均是收押金、存款 集資再投資

跟據公司客戶服務人員介紹,「如果你幫我們推廣的話,你可以額外得到我們公司的推廣費100元,推廣費是可以提現的,但購買酒得到的積分只能在平台消費。」

其實這些共享平台,無非都是找個方法吸引資金再投資,正如「曉晴」用共享單車來比喻:「兩者意義一樣,要存錢吧,你不會把錢立即提走吧,上千上萬人不會一起把錢提走吧,利潤就來了。」

共享充電站就有更大安全隱患。《廣州日報》星期一報道了共享充電寶的專題,在100受訪者之中,有71人表示共享充電寶或充電站容易洩露個人私隱,有68人擔心可能攜帶病毒,45人認為會被安裝程式。有50%受訪者表示,使用共享充電寶遇到問題想維權,但不了解相關渠道,但亦有7%人表示,只是幾元而已,忍忍算了。

使用共享充電站 被偷偷下載程式

報道訪問了一位不用共享充電寶的市民史先生,他表示有一次在在醫院使用共享充電站充電時,掃二維碼付款之後,充電站要求打開一些選項,手機就被安裝了四五個軟件,當中包括貸款軟件、線上金融、電頻軟件還有瀏覽器,史先生見狀立即拔掉USB線並刪除軟件。

《廣州日報》還引述其他報道,指出有手機用戶在連接充電站之後,自己的私人照片、文件被偷去。還有人稱,黑客可以控制充電中的手機發送短訊,甚至盜用資金,連銀行卡也可能被人盜用。

或會盜用資料金錢 別開USB偵錯功能

有專家表示,在使用公共充電站時,不要開啟USB Debugging(USB偵錯功能),因為會將手機資料與充電站資料互通,對方就可以偷偷安裝軟件及惡意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