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減利得稅效用有幾大? 麥萃才︰夠錢請多個junior

撰文:何敬熹 馬健彰 陳嘉碧
出版:更新: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任內首份《施政報告》一如預期,宣布為利得稅引入兩級制,企業首200萬元利潤之利得稅率由現時的16.5%大減至8.25%,200萬元以上利潤則維持在16.5%。與此同時,政府又宣布科研扣稅,首200萬元符合資格的研發開支可獲300%扣稅,餘額則獲200%扣稅。
減稅舉措,變相「派錢」,但是否就足以提升香港競爭力?利之所在,又會否給予大財團或個人「鑽空子」的機會,慳稅慳到盡?一眾專家就各問題,逐一拆解。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超額完成」選舉期間減企業利得稅率的承諾,第一級利得稅將大減一半。(資料圖片 )

專家指大集團難因此「避稅」

外界擔心利得稅兩級制,或會令大公司分拆為多間細公司,以攤分利潤避稅。針對這點,《施政報告》便提出,將加入條文限制每個集團只可提供一間企業受惠較低稅率。政府消息指,條文將限定關聯公司只能由最大控股股東提名一間公司享用優惠稅率,企業需向稅務局申報有否關聯公司,若有的話,則要申報有否被提名享用低階稅稅率。

安永金融服務稅務合伙人何耀波表示,該措施初步看是可以堵塞到集團式的企業去「攞著數」,方向正確,但非集團式企業(例如以個人名義持有的企業)或有機會「鑽漏洞」享受低稅率優惠,十分取決整個條例出台時,是否可將所有漏洞堵塞。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管理合夥人劉麥嘉軒則估計,大公司沒必要為減稅安排而分拆出多個集團。因為在新稅制下,公司最多可享16.5萬元減稅優惠,始終對大集團吸引力不大,而且開新公司夾雜很多其他費用支出,加上公司客戶要重新適應,大集團隨時「得不償失」。

專家指,高收入人士難借開設公司避稅。(吳煒豪攝)

難設「一人公司」避稅

另一邊廂,也有部份人擔心減企業利得稅,或會給予更多誘因,令部份高收入人士開設「一人公司」逃避較高的薪俸稅稅率。目前香港薪俸稅共有4個稅階稅率,分別為2%、7%、12%和17%,有兩個稅階的稅率均高於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利得稅稅率﹙8.25%﹚。

安永香港及澳門地區主管合伙人陳瑞娟表示:「這問題你可以放心,稅例上已經堵塞了相關漏洞,現在《稅務條例》第 9A 條,正是針對受僱人士去成立所謂的『服務公司』去提供一些受薪服務。當然,如果是創業、自己成立公司、作為獨立經營者去提供服務,就另作定論。但兩者的分別,在法例上和案例上都有清晰指引。」

劉麥嘉軒亦表示不用擔心,指出:「稅務局有權以《稅務條例》第61A 條的反避稅條例,調查被評稅人開設公司的動機,再決定有否存有避稅行為。再者,16.5萬元的減稅優惠,對高收入人士吸引力不大,沒必要令他們『以身試法』。」

政府消息指,在新稅制下,每年料少收58億元稅收。﹙資料圖片﹚

政府消息︰每年料少收58億元

資料顯示,本港15/16課稅年度利得稅收益為1,390億元,當中1,340億元為註冊公司稅收,50億元為獨資、合夥業務等非註冊公司稅收。以該年度計算,香港共有約120萬間公司,10.4萬間公司繳交利得稅,當中8成的利潤更在200萬元以下。政府消息指,在新稅制下,預計一年將少收58億元,佔15/16課稅年度利得稅收益1,390億元的4%,又或政府5,000多億元收入的1%。 

麥萃才︰創新不只是錢的問題

58億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本港經濟又有何裨益?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減稅對中小企來說是好事,但認為幫助有限,「即使是二百萬元利潤的公司都係慳得十幾萬元,只夠錢請一個最junior的人一年工資左右,又或者可以用來upgrade電腦之類。」麥萃才說。

他相信減稅對吸引創新企業也有一定幫助,但只是第一步,需要有其他政策的配合,例如深圳除減稅外,會有平的土地和辦公室出租,甚至只要你是特定行業的從業員,便可以用比市價低的價錢租公寓。」他又指,政策是否配合也很重要,例如P2P借貸、眾籌等在歐美都是可以的,但香港就未必可以,「其實保障投資者不是不好,問題是政府思維是否可以開放一些,修改一部分的法例,容許一些新的東西出來,這些都不單是稅或者錢的問題。」麥教授表示。

他強調,不是每一個行業都可以單靠市場,在一些由無到有,而且先行者可以取得大量優勢的行業,香港政府需要有產業政策,有策略地出手幫助的,否則當全球都在發展產業時,香港因拘泥於意思形態而甚麼都不做,只會遠遠落後。

莊太量︰港科研需龍頭企業帶領

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則認為,今次減稅安排的確能助中小企及初創提升競爭力,「起碼減稅後,可令他們有多餘錢請多一個人。」從長線來看,他相信香港可用更低稅率吸引其他外國公司進駐香港,屆時政府稅收有可能「不跌反升」,亦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

香港科研停滯不前。莊太量相信,除了減稅外,引入其他地方科網龍頭才是發展重點,「其他國家政府除了減稅外,亦會提供土地租金優惠。不過,香港的科研最缺乏是沒有一間龍頭大企業帶頭投資,令到一班小企業被人收購後就無以為繼。」

Oscar認為,措施只是小恩小惠。(林振華攝)

開設四間生煎包店的老闆蕭潤邦(Oscar)認為,措施只是小恩小惠。他解釋,飲食業的人工、舖租、材料成本高企,要做到收支平衡絕不容易。就像他銅鑼灣的分店,租金每月已經要二十多萬元。所以一年省卻十多萬的稅款,對一間店舖來說「沒甚麼料到」,只是夠付兩個店面職員的兩、三個月薪酬,「很快用完」。

Oscar位於銅鑼灣的分店,租金要20多萬元,所以減利得稅效用不大。(林振華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