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倫敦金融城市長:冀英國企業循香港涉足區內市場

撰文:文顥宗
出版:更新:

醞釀多年的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昨日(18日)出爐,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艾思林(Peter Estlin)表示,對大灣區前景感興奮,期望加強英國與香港及深圳的經貿往來,協助英國企業可透過香港打入區內市場。

料規劃帶動龐大基建融資

艾思林昨日起展開為期2日的訪港行程,他出席記者會時指,大灣區規劃營造出一個龐大經濟體,經濟規模較香港高出10倍,預料相關的基建項目及融資需求,將需要多於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參與,而倫敦正可發揮其優勢,成為香港及中國於金融及專業服務領域的合作伙伴。

艾思林續稱,香港與英國商貿關係緊密,將可成為英國企業進入大灣區的窗口。他解釋,兩地每年貿易總額高達100億英鎊(約1,000億港元),雙方亦於2017年達成「金融科技橋樑」( Fintech Bridge)協議,令兩地的金融科技公司可利用彼此的支援措施。他形容,金融科技正是英國的優勢所在,現時當地擁有近1,700金融科技公司,多達42%為跨國公司,而由於外來資金充裕及監管完善,倫敦吸引眾多金融科技公司進駐,成為國際金融科技中心,可望透過香港打入大灣區市場。

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艾思林表示,英國於脫離歐盟後,將更面向全球市場,期望推動全球商品及服務的自由貿易。(盧翊銘攝)

冀加強英港關係應對脫歐

此外,英國脫歐「大限」將於3月底來臨,有外媒報道指日本車廠本田(Honda)計劃將生產線撤出英國。艾思林相信,事件與脫歐並無直接關係,而是全球經濟及產業轉型的必然結果。但他承認,脫歐確實會為當地經濟帶來短期衝擊,惟只要英國能與香港、深圳等重要經濟城市加強經貿關係,將可抵銷相關影響。他又指,英國於脫離歐盟後,將更面向全球市場,期望推動全球商品及服務的自由貿易,對英國經濟長遠前景感到樂觀。

問及「滬倫通」進度時,艾思林回應指,雙方原定於去年底開通,但由於GDR掛牌程序出現技術問題而押後,目前未有落實日期,但認為雙方均有意繼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