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諮詢公司:港府應帶頭推動綠色標準

撰文:區嘉俊
出版:更新:

香港銳意成為亞洲綠色金融中心,近年積極推動綠色金融措施,如設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政府亦帶頭發行綠債。不過,香港在亞洲非無競爭者,港人經常比較的新加坡,近年也積極積極發展離岸綠色金融中心,定位與香港類似,但政策似乎比香港行先。

低碳亞洲是一間為香港和新加坡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策略服務的諮詢公司,該公司行政總裁黎廣德接受專訪時指,兩地差異主要在於政府管治方式,因企業行為很多時是「回應式」,惟他批評香港政府的政策被動,環保政策亦落後。

黎廣德說,新加坡很早已成立了國家氣候變遷秘書處,統籌各個部門,由金融政策到環保政策都有協調,為香港所欠缺,「理論上(香港)都有個協調機構,林鄭成立咗個氣候變化督導委員會,但好耐無開會,唔知仲喺唔喺度。」

對於政府把香港定位「綠色金融中心」,他批說法是「假大空」,「唔係有錢就得,錢不嬲喺度」,認為由錢導向、由市場帶動綠色金融發展是相當短視。他指,要推動綠色金融,政府應帶頭推動綠色標準的設立,通過規例去推動市場改變,但批香港品質保證局設立認證計劃時,只是「集百家大成」,參考國際和內地等多個標準。

新加坡政策「行先」一年

在政策層面,低碳亞洲顧問蘭星則引述資料,指新加坡早於2017年6月推出「綠色債券津貼計劃」,資助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的成本,以10萬新元(約57.5萬港元)為限,於2019年又把資助範圍擴大至社會債券和可持續發展債券。

然而,港府在2018年6月,即一年之後才設立「綠色債券資助計劃」,補貼上限80萬港元,雖高於新加坡,但資助限於經由香港品質保證局認證的綠債,而非全部綠色認證機構。她認為,新加坡的做法較尊重市場機制,由發行商根據認證機構的信譽,挑選認證商發行綠債。

然而,香港也有措施比新加坡領先,政府在2018/19預算案提出發行上限1,000億港元的主權綠色債券,首批50億元的綠債已於去年5月發行。但黎廣德指,由政府發行綠債,非沒有擔憂,因政府不缺錢,而由政府擔保的債券一定比企業債吸引,擔心會扯走市場資金,「係味好事值得存疑」,他又指要關注政府集資所得是用於甚麼綠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