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生大學設大灣區融創中心 推動區內學術和商業協作

恒生大學設大灣區融創中心 推動區內學術和商業協作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共享辦公室品牌 WorkTech 與香港恒生大學首度合作,打造「香港恒生大學大灣區融創中心」項目,旨在成為大灣區孕育企業及領袖的平台,推動區內之學術和商業協作,助年青企業家捉緊大灣區創新產業機遇,實踐創業抱負。項目亦得到香港區塊鏈產業協會全力支持。

該中心昨日(14日)開幕,WorkTech將為中心連接資源及商業網絡,例如提供工作空間、實習機會、融資及投資等支援,以降低創業風險及成本,藉此協助初創企業成長至能夠獨立運營的規模。

香港恒生大學校長何順文表示,香港恒生大學大灣區融創中心是首個實踐「人文結合科技及經貿」的平台,為該校同學及年青創業家提供資源、工作空間及商業網絡,展望香港恒生大學大灣區融創中心將來可連接其他大專院校。

WorkTech首席策略官及全球發展負責人兼香港恒生大學大灣區融創中心主席何雅凌則指,WorkTech 會與政府進行更加密切的聯繫,為年輕一代提供成為優秀企業家的平台和機會,讓他們能夠共同奮鬥。

梁宏正:並非想所有青年到大灣區發展 只希望傳達屬不錯選項

撰文:高諾恆
出版:更新:

工聯會大灣區服務社今日(24日)舉行「與青年對談:如何把握灣區機遇」分享會,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副局長梁宏正,與曾經到大灣區實習、就業或創業的港青交流。梁宏正強調,並非想所有香港青年都去大灣區發展,只是希望大家明白到大灣區發展是不錯的選項。
梁宏正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反應熱烈,當局會繼續推出各種資助及實習計劃,促進港青了解內地工作機遇和提高國民身分認同。

梁宏正表示,政府一直致力推動港青到大灣區發展,為了鼓勵有內地業務的公司聘請香港大學生,推出了「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同時設立其他創業資助計劃、實習計劃及交流團,促進港青體驗和了解內地職場實況、工作文化及發展機遇,可與內地青年交流,提高國民身分認同。

多名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參加者分享經驗,他們分別主要從事創科及金融工作,認為灣區機遇大,但港人缺乏北上機會又少接觸內地職場文化,到大灣區發展意欲低,促當局加強宣傳和教育,同時增加工作職位的多元,例如藝術設計、文科的實習機會。

有人反映,兩地制度差異帶來挑戰,例如勞工法例及網絡條例的不同,但卻缺乏相關資訊和指引。梁宏正說,將積極思考如何推動大灣區資訊流通,但攻略式資訊,例如在辦理銀行卡的流程等,坊間已有不少團體製作,政府十分支持。

有內地企業憂港人隨時返港

另有大學畢業生反映在內地求職遇到困難,因內地企業憂慮港人隨時返港,充滿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促政府加強與內地港資公司合作,增加港青就業機會。

疫情持續近三年,有希望到內地創業的港青反映疫下落戶有困難,梁宏正坦言,很多工作因疫情而無法進行,情況會慢慢改善,當局今年底安排了部分取得贊助的港企到內地落戶,當局也推出創業比賽和基金,相信若果日後通關,加上內地的商創基地提供足夠基建和配套,能夠進一步幫助港企落戶。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