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料人民幣將成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明年底見6.6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預測,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投資增加可能會促進人民幣的使用,推動人民幣成為僅次於美元和歐元的世界第三大儲備貨幣。

綜合報道,摩根士丹利在報吿中指出,目前人民幣約佔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到2030年,這一比例可能會升至5%至10%,超過日圓和英鎊的水準。

摩根士丹利預計,未來10年,投資組合資金流入將比外商直接投資(FDI)更重要,並累計將達到3萬億美元。該行預計在2020年,私人部門和外匯儲備管理機構將連續第三年為中國帶來超過1,5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流入。到2021年至2030年,每年流入的資金應達到2,0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通過這些投資,更多的全球資產將以人民幣形式持有。

摩根士丹利表示,到2021年底,人民幣可能會升值至1美元兌6.6元人民幣。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6.83左右。5%至10%的目標並不是不切實際的,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 越來越多的跨境資本市場資金將流入。

摩根士丹利國際策略師James Lord在報吿中稱,所有這一切都表明,全球央行將需要持有更多人民幣作為其外匯儲備的一部分。他說截至2019年底,全球大約有70家央行在其外匯儲備中持有人民幣,高於2018年底的6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