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首次罕見拋售黃金儲備 中國央行「按兵未動」

全球央行首次罕見拋售黃金儲備 中國央行「按兵未動」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分析人士指出,金價在今年7月突破歷史高點,一些央行可能出於價格考慮,認為黃金上漲空間有限,因而選擇拋售黃金。

內媒《新京報》10月8日報道,全球央行今年8月淨賣出12.3噸黃金儲備,是近一年半來首次從淨買入轉為淨賣出。

但中國持有黃金儲備規模仍保持在6,264萬盎司,自去年9月至今年9月末一直沒變。

從全球央行來看,8月集中買入黃金的國家包括:吉爾吉斯共和國(5噸)、印度(4噸)、土耳其(3.9噸)、阿聯酋(2.4噸)、卡塔爾(1.6噸)、蒙古(1.3噸)和哈薩克斯坦(1.3噸)。但8月減持黃金的國家,減持力度更大。烏茲別克斯坦減持黃金儲備近32噸,其剩餘黃金儲量低於300噸。

事實上,隨著金價今年一路走高,此前黃金儲備增速已現放緩趨勢。從世界黃金協會此前公佈的月度數據看,今年7月,賣出黃金的央行數量已超過買入黃金的央行數量。分析人士指出,金價在今年7月突破歷史高點,一些央行可能出於價格考慮,認為黃金上漲空間有限,因而選擇拋售黃金。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紙幣氾濫的條件下,黃金作為唯一能夠被全球廣泛接納的,具有良好內在價值的實物型儲備資產,將會受到各國央行的更多關注。

多國央行數據分析:中國國際貨幣儲備規模多年保持領先

撰文:許懿安
出版:更新:

俄衛網8月7日稱,對各國央行數據分析顯示,中國在國際貨幣儲備方面多年保持領先地位,截至今年5月底,其資產達3.371萬億美元。

位居第二的是日本,其外匯儲備為1.254萬億美元。瑞士以8860億美元的資產名列前三。

俄羅斯5月份黃金儲備減少116億美元,至5842億美元,規模僅次於印度,在擁有國際資產方面成為第四大經濟體。

自2015年以來,俄印兩國在這一指標上一直在相互競爭:當時儲備量接近程度最高,到2021年夏天印度穩居第四位,並一直保持到年底。2022年,俄羅斯升至第四位:當時俄羅斯包括被西方凍結的資產在內達5400億美元,而印度資產為5320億美元。不過,今年5月,印度以5907億美元的資產再次排名第四。

圖為2009年3月31日,位於山西省長治市的中國銀行分行內,一名職員在點算人民幣紙鈔。(Reuters)

排名前十的還包括沙特阿拉伯(4422億美元)、中國香港(4210億美元)、韓國(4209.8億美元)、巴西(3435億美元)。新加坡(3257億美元)在5月份躋身全球十大國際儲備持有國之列,而德國退居第11位。

美國繼續排名第12位,其次是意大利、法國和泰國。墨西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取代英國上升至第16位,英國則降至第17位。進入前二十位的還有以色列、波蘭和印度尼西亞。

在國際儲備方面G20中躋身前50位的國家有加拿大(第22位)、土耳其(第26位)、南非(第32位)、澳洲(第34位)和阿根廷(第49位)。

這項研究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根據全球一百個經濟體央行於8月初披露的5月份數據訊息進行統計分析的。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