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第3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升15%至42.4 香港指數跌穿30

渣打:第3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升15%至42.4 香港指數跌穿30
撰文:胡學能
出版:更新:

渣打銀行與貿發局發表第3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第3季度大灣區營商信心有改善,GBAI的經營「現狀」指數從2020年第2季度的37,升至第3季度的42.4(中性值為50),反映緊縮壓力有緩解。而「預期」指數從之前的47,大幅躍升至56.2,回歸擴張性區間,即是中國經濟可能已經歷新冠病毒疫情後最大幅度的V型復蘇階段。

GBAI經營指數的8個子指數,按季全部錄得上升,其中「新訂單」子指數升幅達11.3點,以點數計是最大升幅,「生產/銷售」錄得升幅9.6點、「利潤」亦升9.4點,都表明經營狀況廣泛復蘇。

而「預期」指數顯示,隨着所有子指數均攀升至50以上,大灣區營商環境第4季度將進一步改善,總體回歸擴張性區間。

行業細分表明,製造業和技術行業的復蘇處於領先地位,服務業有可能迎頭趕上。城市細分顯示,香港受訪者的表現仍然最悲觀,香港亦是唯一第3季度經營現狀指數下降的城市子指數,最新為29.6,按季跌0.7,可能反映出第三波新冠病毒疫情導致其經濟再次受到困擾,現狀指數的所有其他城市子指數均反彈至40點以上,內地非核心城市趕超第2季度表現優異的深圳和廣州。就預期指數而言,香港仍得分最低,僅為38;另一方面深圳得分攀升至62.7,遠遠超過其他同樣回歸擴張性區間的大灣區內地城市。


渣打第二季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 回落至50中性水平

撰文:顧慧宇
出版:更新:

渣打銀行與貿發局公佈第二季「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當中「營商信心」的「現狀指數」回落至50的中性水平,而 「預期指數」仍保持在擴張區間 (58.7),這是近兩年來的次高值。信貸「預期指數」也保持擴張(51.6),反映了區內企業對潛在增長的樂觀預期。「預期」和「信貸指數」均表明第三季將進一步復蘇。

渣打大中華區高級經濟師劉健恒表示,第二季度GBAI回歸50中性線,鑑於基數效應回復正常,反映出季初至今的全國宏觀數據回軟,以及恢復通關帶來的效應終會消退。儘管如此,整體現狀指數仍未陷入收縮區間,這僅意味復甦勢頭減弱。大灣區是中國多元化經濟引擎的縮影,是整體增長的風向標,中國應可繼續溫和復蘇。

「商業活動」現狀指數的各子指數中,各大灣區城市間的表現更顯多樣化。值得注意的是,深圳(51.5 升至 51.9) 和東莞(53.5 升至 56.4)連續兩個季度有所改善,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多個子指數則略有下降。在各城市子指數中,儘管「科技行業」受訪者的回應稍欠理想,但深圳的「製造和貿易」得分依然最高。大灣區另外兩個核心城市,即廣州和香港,在其他4個行業領域子指數的表現均優於深圳。

儘管市場熱議全球供應鏈的遷移,9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目前沒有將任何產能轉移到海外,87%的受訪者表示目前沒有這樣的計劃。當調查詢問受訪者轉移產能到海外的最大障礙/挑戰時,結果顯示「生產成本高於預期」位居榜首,佔 34.6%;其次是「勞動力質素和生產力欠佳」,佔 29.9%;「缺乏優質/鄰近的供貨商」則是 22.8%。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