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馬威料財赤達2820億 倡派1萬元消費券 不應倉促加股票印花稅

撰文:許世豪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下失業率上升,經濟轉差,政府於過去一年推出多項一次性措施,如設立防疫抗疫基金,及推出「保就業」計劃等,令財政開支大增,畢馬威估計,2020/21財年,本港將錄得2,820億元財赤,較政府經修訂估計的3,100億元為好,但已創近20年來新高。

畢馬威:未見出現結構性財赤

畢馬威表示,除了抗疫開支增加外,政府經常性開支增加,稅收和賣地收入減少,亦是造成龐大赤字的主因;不過去年股市暢旺,相關印花稅收入較預期好,有助舒緩財赤。又估計,今年3月財政儲備將為8,780億元。畢馬威中國企業稅務諮詢合夥人梁愛麗於電話會議上表示,目前財政儲備足夠應該22個月的開支,財政穩健下政府應繼續投入資源發展經濟。

何家輝表示,是否加股票印花稅要考慮會否影響本港競爭力。(資料圖片)

不應倉促決定加某一稅種

至於坊間有聲音認為,政府應考慮增加印花稅,又或者資本增值稅以增加收入。畢馬威中國企業稅務諮詢合夥人何家輝就指,不應該針對某一種稅項去考慮是否加稅金。他解釋,周邊國家及地區的股票印花稅,要考慮加稅後會否影響本港競爭力。

他又表示,有時減稅反而可以吸引更多商業活動來港,令稅收增加。梁愛麗補充,財政赤字的出現,主要因為推出多項一次性措施所致,不認為香港出現結構性財赤,而政府對上一次檢討稅制已經是20年前,當時得出稅基狹窄的結論。但多年來本港均出現財政盈餘,反映現時財政收入組合的轉變,已經與當年不同,現時應再次全面檢視稅制。

梁愛麗(左)表示,政府應全面檢討稅基。(畢馬威提供)

應派1萬元電子消費券

針對經濟方面,畢馬威鼓勵政府考慮向每名18至69歲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10,000元電子消費券,用於特定用於一般消費、飲食和消閒娛樂;70歲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可透過高齡津貼收取10,000港元現金。何家輝指,派電子消費券是考慮到發放現金或有部分市民用作儲蓄或旅遊,未必可全面振興本地經濟

畢馬威亦建議政府就住宅物業的租金支出提供免稅額,以及為政府和非政府部門提供額外的資源和資金,以創造更多就業職位。又建議向在認可機構僱用家庭傭工的在職家庭提供免稅額,以及向在職父母提供50,000港元免稅額,以支援在職父母透過祖父母照顧16歲或以下的子女或傷殘受養人。

另外,畢馬威建議,為進一步加強本港作為區內領先資產和財富管理樞紐的地位,當局可考慮採取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個人投資公司」的新實體類別,提供稅務優惠,並擴大現行的基金免稅制度以涵蓋家族辦公室基金進行的投資,以提高香港對家族辦公室業務的吸引力。

畢馬威建議當局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協助本地企業,包括容許本年度稅務虧損一次過抵扣上年度應評稅利潤。(畢馬威提供)

就中短期而言,畢馬威建議當局採取一系列經濟措施以協助本地企業,包括容許本年度稅務虧損一次過抵扣上年度應評稅利潤,並退回已繳的多餘稅款,上限為10萬元;為錄得若干金額稅務虧損的合資格企業提供一次過補貼;延遲稅務申報和繳稅三個月;以及豁免2021/22年度50%暫繳稅。畢馬威亦建議就每個可徵差餉物業豁免2021/22年度四個季度的差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