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夥拍港大推培訓課程 助NPO領袖提升能力 應對行業挑戰
瑞銀宣布,正式推出第三屆「香港大學-瑞銀集團可持續與社會創新領導培訓課程」(Sustainable and Social Innovation Leadership Programme,HKU-UBS SSILP)。此項目由瑞銀集團與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合辦,透過跨界別培訓和專業導師指導,協助非牟利組織(NPO)領袖提升能力,以應對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今年共有30位來自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的非牟利機構領袖加入 HKU-UBS SSILP。
政府資助對不少非牟利機構至關重要,今年計劃新增了政府關係培訓環節,特別邀請前政務司司長張建宗(GBM GBS JP)主講,分享如何更有效地與政府部門合作、處理流程及爭取資金。
瑞銀指出,香港的免稅慈善機構數目不斷攀升,由 2006 年的 4,435 家增至 2016 年的 8,923 間 ,而截至2025 年 2 月,已進一步激增至 17,341 間。面對急速增長的非牟利組織環境,機構管理者必須尋找自身的獨特定位,以在眾多福利機構中脫穎而出。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助理教授兼 HKU-UBS SSILP 課程聯席總監徐曉君教授表示:「隨着非牟利行業競爭加劇,NPO 數目急速增長,卓越的領導能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與瑞銀的合作,透過結構化課程提升 NPO 領袖的能力與影響力,目標是培育創新及可持續的社會項目與合作模式。」
HKU-UBS SSILP 正是為回應社會需求而設,為 NPO 領袖提供關鍵技能,以培養其韌性、適應力和發展能力。過去兩年,計劃已成功培訓 62 位來自香港及大灣區的參加者。今年的報名人數更比去年增長了 42.5%,充分顯示其影響力和吸引力。
瑞銀亞太區企業傳訊總監兼 HKU-UBS SSILP 課程指導委員會委員文釗域(Rob Stewart)指出:「HKU-UBS SSILP 的誕生源於我們對非牟利行業的深厚關注,以及回饋社會的熱忱。這項導師計劃不僅能為非牟利機構注入新動力,也能讓瑞銀的員工透過具意義的方式回饋社會,同時深化我們與社區的聯繫。今年我們錄得歷來最高申請人數,相比 2024 年增長 42.5%,較2023 年增長 19.6%。」
瑞銀指,計劃的一大亮點是其獨特的跨界別導師模式,匯聚來自瑞銀、學術界及其他行業的資深專家。參與者可在導師指導下學習策略制定、資源管理、跨界合作、數據驅動決策及提案技巧等核心技能,以打造更具前瞻性的 NPO 領袖團隊。HKU-UBS SSILP 不僅提供導師指導,更結合資金支援。經過一天的提案演示後,最終選出的兩位優勝者將各自獲得 40 萬港元的孵化基金,以發展及落實他們的項目。